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内容
内容

回乡知青 第一章 回村1

时间:2017-05-18   作者:桑河旭日 录入:桑河旭日  浏览量:1450 下载 入选文集

1章 回村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2.8万年前的大同盆地、桑干源头生活着和“北京人”、“许家窑人”齐名,并有承上启下传承关系的“峙峪人”。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蜿蜒其间,有充足的水源,丰盛的草地,肥硕的牛羊,加之地处长城脚下,成为了历史上各个朝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几千年来,坐落在此的塞外古城马邑也就成了匈奴和中原争战的中心。连年的兵荒马乱,使原来山清水秀的家园变成了人烟稀少,尸骨遍野,举目断垣残壁,一片荒瘠的战场。以至于唐代一位姓许的诗人在了望塞外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

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

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厮杀和征战,破坏了生态人文环境,但也锤炼出一大批如三国时期的大夫张辽,隋唐的刘武周,被中华文化尊称为“门神”的尉迟恭及辽兴宗皇后萧太后,明万历礼部尚书、文源阁大学士王家屏等众多勇猛多谋的将帅名相。还为后人留下了像广武汉墓群、马邑汉墓群等历史遗迹和像佛宫释迦塔这样世界上最高木建筑的珍贵文物,使这个古老的地方在展示其悲壮凄怆的境地的同时,也炫耀了其辉煌璀璨的历史。进入近代后,同蒲铁路的修建横贯山西南北,也沟通了和古城马邑(现雁北)联系,使雁北地区骏马添翼,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著名女作家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让这条晋冀人民的生命线、母亲河的发源地更加名声在外。

郑旭明的家乡林家窑村就坐落在桑干河和北同蒲铁路线的中间。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自然村。由于恒山支脉的洪涛山冲贯下来山洪长年的冲刷,在林家窑村中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条类似季节河的深沟,把一个村子一分为二划成了两瓣。每年夏季总要有几次发洪水,从洪涛山下来的洪水顺沟而下流进了村南的桑干河。村子里的人把这条沟叫做大沙沟。全村近300多户就分住在大沙沟的两端,靠一座砖石结构的桥连接沟通。

虽说林家窑村不算太大,但也是历史久,名声在外。由于北同蒲铁路就修建在村子北面,这里就成了北同蒲线上为数不多的车站之一,附近方圆几里、十几里的人们都在这里坐火车进城走亲戚。在抗日战争时期,林家窑车站还住过日本鬼子的一个小队,有个小队长叫福岛,据说还是个真正的日本人。正因为这个车站,林家窑村也成了八路军游击队和日伪军拉锯的战场。车站东面约二里左右处有一座长约20多米的大桥,是北同蒲铁路上重要的一座桥梁,1939年的冬天的一天,从北山上下来的八路军攻打林家窑车站,在撤退时还把桥给炸了,日本人修了半个多月才使铁路重新通了起来。全国解放后,北同蒲铁路也从闫锡山时期的小窄轨改换成为标准的宽铁轨。随着国家的建设发展,承载着山西省这个煤炭大省主要进出运输任务的同蒲铁路的运输量也大增加。货运、客运外出流动量的增加,原来线上设置的车站明显不够用了,沿线也就增加了不少的客运车站。不过这一增加,把林家窑这个村子给苦了,当年大名鼎鼎的林家窑车站竟然一分为二,半个移到了西边8里外,另起了车站名,另一半却移到了东边的一个10里外的村子,而车站名却还叫林家窑。虽说车站没了,但这个村子并没有因为车站的东西移走而显得萧条,仍然是一出县城东面最有名的村子。早年间出了一名清朝的秀才,还在民国期间当过山西省南面一个县的县长。虽说后来因为家境败落,后人也没有重振辉煌,但却也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引以自豪的事情。“我们就是了出过县长的那个村里的人”。外面的人如果不知道村子名的话,村里人就这样和他们说话,而听话的人也一下子就显得十分佩服了。

村子虽说是名声在外,但近年来村子里人们的光景却并不是多值得宣耀的。由于从古上传下来就有着平坦肥沃的好土地,不至于沦落到吃国家供应的地步,却也是“身无换洗衣,家无隔夜粮”。村民们手里的零花钱则更是只有依靠家里喂的几只老母鸡了。

郑旭明的家就坐落在村子里后街的东边。从外面看这个老旧的院子和别人家的没什么大的区别,但只要是你走进了这个院子就能感觉到,这家的主人是个勤劳、干净、要强,干什么都要像样的人。

进了简易小大门一眼看见的就是正面五间土窑,按照当地的习惯中间三间是正窑是住人的,两边一边一间耳窑,东边的耳窑是奶奶的住房,西边的一间是入零碎东西的库房。这个在土改中就分下来的院子,外面虽说是黄泥抹面,但平整干净,好像是被刚刚才打扫了一样没有一点泥土,尽管这个院子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却给人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院子不是特别大,由于是冬天院子里没种绿菜显得有点空旷,但日常过光景用的煤、柴及各种农用工具都放置的整齐利落,而且使用时取放方便。连接大门和正窑的是一条由大小石块铺就的人行小道。别看这是些没有用的下角料烂砖头,经过这家主人的精心构图摆布,使的小道风景各异,也为整个院子平添了不少的现代的风韵。走进家里堂间,更显得简单。一个老辈传下来的破旧长条桌摆在正后面,长条桌上面的墙上贴着一张半新但十分干净的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招手的彩色画像,画像两边分别是红底黑字的“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的对联。画像下面整齐地摞放着《毛泽东选集》14卷。家里没什么成数的家具,女主人只好用自己做的纸瓮来充填四壁。在她的精心布置安排下,也使人有一种利落的感觉。东正窑是父母卧室兼厨房,下面放着一顶红色大柜,从颜色上看已是暗红色了,可见也有些年代了。大柜两边是几个大瓷瓮,在女主人 的精心照料下是油光锃亮,甚至能照出人影。和当地的窑洞一样窗户下面就是火炕,炕上铺着一领干净白洁的半新高粱杆席子,虽说这高粱杆席子不如竹席舒服,由于是自己动手打的能省不少的钱。炕面的三面是油围墙,在缕栏寿字的边框里山水花草,楼台亭阁红兰有序甚是明亮。

旭明的父亲出地劳动还没有回来,也没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在地下和坐在炕上的奶奶正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冬天日短夜长,村里人们为了节约粮食,也为了能够利用冬季中午天暖时间在地里多干点活,就统一地实行了“一出勤、两顿饭”。就是每天吃了早饭后上午10点出地干活,到下午三点收工回家吃饭。晚上饭就节省不吃了。郑旭明家虽说家境不是很富裕,吃粮也仅仅是能填饱肚子,但每年过年母亲还是想方设法预备些年货,蒸花馍、炸三道、烙花儿,使他们家在过年后的正月里的主食花样更丰富了一些。

郑旭明和二弟旭亮说笑着进了院子。大门开着。脚还还没有迈进大门,旭亮提高嗓门就叫了起来:

“妈,我哥回来了!”

郑旭明也跟着大声叫了声:

“妈,我回来了。”

母亲嘴里答应着,话音没落人已经出了堂前门。随手接过旭明手上的东西,撂起门帘把兄弟二人让进了家。

“快,快进家。”

今天奶奶和母亲正在蒸过年的包子,看见旭明兄弟两人顶着寒气进了屋,奶奶连忙拿起一个冒着热气还的点烫手的白面包子塞在了旭明的手里:

“旭明回来了。看天气冷的把我娃冻的脸都发青了。快奶奶给你的热包子吃了,赶一赶肚里的凉气。”

旭明接过白面包子随手掰面两半,一手递给了旭亮半个,一手把半个热腾腾的包子扔进了嘴里大大地咬了一口。随着“咕噜”一声下肚,一股热气荡涤了刚才的寒冷,让旭明在心里更感到了回到家里的温馨。

看到母亲和奶奶忙着弄年货,旭明也帮不上什么忙,就进了西窑一边动手整理自己带回来的东西,一边高声回答着奶奶和母亲的询问。旭亮也在旁边帮着哥哥整理东西,侧着头听着他们的对话。

日头偏西的时候,在地里劳动的父亲收工回来了。看到旭明在收拾院子就问了声:

“旭明,你回来了?”

旭明正在低头整理院子里的玉米桔杆,听见父亲说话,连忙停下手中的洗伸起腰掉过头来叫了声:

“爸,您回来了。我今天刚回来,进门时间还不长呢?”

父亲把手里的铁锹放在了南房里,高兴地连声说道:“回来了好,回来了好。”

郑旭明的父亲叫郑挚。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个特别正直的人。由于在小时候念过几天私塾,认得几个字,在村子里算是个识字的人,在生产小队里担任记工员。母亲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参加劳动。奶奶年纪大了,除了队里有大型的集体活动,如突击出山药,抢收小麦等活动外,一般不出地里,主要是在家做饭。二弟旭亮今年12岁,在村小学校念五年级。全家五口人,各负其责,分工明确,是一个三代五口人的和睦家庭。郑旭明的毕业回家让父亲郑直特别高兴,给家里又增添了一个壮劳力。

家里更是热气袭人。要过年了尽管家里东西不多,妈妈和奶奶也是想方设法地组织仅有的食物打点着各式各样的年货。今天正好是蒸包子,所以中午饭就是喝粉汤吃包子。和在学校吃的包子比起来,虽说包子里的馅里没有几块肉,而且大部分是猪皮,但这却是家里一年难得的一次改善生活,所以全家人都吃的特别的香。中午饭,准确地说是下午饭,一顿饭的时间,一家五口围坐在炕上,大家有说有笑边吃边聊着各自认为是新鲜的事,十分的开心。

这时忽听外面一声高喊“旭明!”话音还没落,一个人裹着一股寒风就滚进了家里。

大家抬头一看,是大虎。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曲终人散 下一篇:回乡知青(引子)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