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内容
内容

回乡知青 第一章 回村2

时间:2017-05-31   作者:桑泉旭日 录入:桑泉旭日  浏览量:1116 下载 入选文集

郑旭明的高中毕业回村,让赵虎感到特别兴奋。别看大虎和郑旭明在岁数上有点差距,但在村学校上学时,他们是一对非常说的来的好“伙计”,是形影不离的一对。下课玩耍在一起,“五七”劳动干农活在一起,就是玩个“打鬼子”游戏,大虎也要把旭明要过来和他一起当“八路军”。这样说吧,除了上课和晚上睡觉不在一起,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一块。为这郑旭明还被小伙伴们讥笑为是赵虎的“影子”。赵虎毕业离校后回到村里劳动,旭明还是经常往他家里跑。这天收工后,大虎回家囫囵吞枣地拔拉了几口饭就一口气跑到村革委会主任赵义的家里,和赵主任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眼下赵虎一个人担任着村民兵营长,村团支部书记和村青年水利专业队队长,别看人人羡慕的“三天官”,把这个整壮后生忙的没白天没黑夜的。有时夜太深了,懒得回家就囫囵衣裳在村办公室对付上一会儿,天不亮就上了工地。由于事太多,工作太忙,即使他连轴转也有时完不成任务,急的他恨不得生出个三头六臂来。郑旭明的回村,使他产生了把村团支部的工作分担出去的想法,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所以就到村革委会主任家里把自己的想法做了汇报。在得到村革委会赵主任的同意后,大虎又高兴地一口气跑到郑旭明家里传达这个好消息。

大虎姓赵名虎,今年二十五岁。可能是他在家里排行老大,也可能是村里人期盼他成龙变虎,人人都叫他“大虎”。时间一长,连公家的人也不呼其名,叫成“大虎”了,他也乐的答应。大虎在村七年制学校毕业后就回村里参加劳动。在村子里劳动的几年时间里,他吃苦耐劳,不讨尖耍滑,老老实实跟老农民学习庄稼活。功夫不负有心人。别看现在的大虎岁数不大,却是村里做农活的一把好手。无论是田地里的耕、播、锄、割,还是晒场上的收、打、碾、扬,是样样能行,行行精通,特别是在一位老农的亲自教授下,他的菝谷子小苗的“四块窝”技能不光在年轻人群里数一数二,就是全村上年纪的人说起来也没有不服气的。由于他性格活泼,为人爽达,人缘极好,又肯吃苦,深受村子里人们的喜欢。村革命委员会就把他作为“三结合”的苗子结合进了村革委会班子进行重点培养,入了党还担任村子里的民兵营长和团支部书记。今年村里进行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搞水利电灌站,成立了村“青年专业队”,大虎又义不容辞地就任了“青年突击队”队长。

村里几年的劳动磨炼,不仅使大虎在政治上明显成熟,而且把一个几年前的“细麻杆”少年锤炼成了一个虎背熊腰的大小伙子。细看眼前的赵虎,虽说身材不高,个子还不到一米七,但体态魁梧,敦实有劲,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厚厚的嘴唇后面忽闪忽现着由于抽烟太多而泛黄的两排牙齿。道道汗渍布满了黑红的脸膛,由于跑的急,头上的大汗还冒着热气。

大虎喘着气,一口接不上一口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向村委主任汇报的前前后后和郑旭明叙述了个大概,说:

“你先吃饭吧。吃了饭我带你先到村委会看看,大队干部们正在开会,你也听听。”

听了大虎叙述,郑旭明也没了吃饭的兴趣,囫囵吞枣的扒拉了几口就下了地,跟着大虎出了门。

跟在大虎的后面,郑旭明更显得单薄、渺小和不起眼,这让他更增加了对大虎的敬佩和依赖。眼前重现了前几年他跟着大虎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情景。

那是1968年夏天的事。学校根据上级的要求动员学生们自发组织“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由学生们自愿组合三、五人一组,在学生家里办业余的“红小兵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央下发文件和“两报一刊”重要文章。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每天下午利用傍晚时间,组队上街进行宣传,在人多的地方给老百姓们念语录、念文件、念报纸,或者是表演文艺节目。郑旭明和大虎虽然不是一个年级,但由于性格相投,爱好相近,所以,就参加了大虎组织的“学习班”。由于他年级低年纪小个子也不高,在赵大虎这个学习班里他是特别受到组员们照顾的对象。学习班就设在大虎家的一间空闲的耳窑里,大虎组织队员们自己动手收集旧书报,拾旧牙膏袋,捡破烂卖下钱买些红绿纸来装扮“学习班”。在那间窑洞的墙上办起了“学习栏”、“心得栏”、“好人好事栏”,用红绿纸打扮的十分漂亮,就像公家的会议室一样。

赵虎的点子特别多,他组织队员利用星期天为五保户高大爷拾柴火,磨面。还自己编导了几个文艺节目,上街为村里的人们表演。在大虎他们这个学习班的带动下,林家窑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办的十分火热,而且卓有成效。学习班的组员们每天下学吃晚饭后,就都到了学习班里,共同学习毛主席语录和最近的红头文件或者两报一刊的重要文章。晚上睡觉前和早上回家吃饭前都要举行一个固定的仪式:全体人员衣装整齐地排成一行站在毛主席像前,左手把《毛主席语录》小本横握在胸前,举起右手握拳向毛主席表决心:

其中一个在前面领誓:“敬祝伟大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这时所有的人举起右手共同齐声高呼“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领誓的又高呼:“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大家共同举起右手齐声高呼“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每天到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林家窑村就现出了特有的景观。由五六人组织的红小兵宣传队整队从四面八方走到街上,在天主教堂(村革委会办公室)门前、村大舞台前等人们聚集的地方,读文件,学毛选,唱歌曲,表演歌舞。许多刚从田地里劳动回来的人们都停住脚步,饶有兴致地看着学生们的宣传和表演。

这一队表演小合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

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

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宝,

谁要是反对他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那一队表演表演唱《四个老汉狠批帝修反》:

合:今天队里要办学习班,

集中火力狠批帝修反。

贫下中农咱打头炮,

让帝修反永世不能把身翻。

……

这一队表演《毛主席是咱最亲的人》

领:姑娘们说,世界上啥最亲

合:天不亲来地不亲,

亲生的爹娘他最亲。

领:哎吆吆你说的不对了,

合:为什么?

领:亲生的爹娘只生你的身哪,

毛主席对咱亲。

合:对、对、对呀,

亲生的爹娘只生你的身哪,

毛主席对咱亲。

……

这一队背诵毛主席《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那一队高声宣读《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七一”社论。《共产党员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九周年》

在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新高潮中,在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前进中,在整党建党运动继续深入地发展的时候,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九周年。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培育和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风暴中,经历了反对国内外敌人的长期斗争,取得了武装群众夺取政权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光辉的战斗历程,表明她无愧为工人阶级和全国革命人民的领导核心,无愧为当代反对美帝国主义、反对以社会帝国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反对各国反动派的国际无产阶级的一支突击队。

毛主席教导我们:“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整党建党运动,就是要继续建设和巩固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吐故纳新,把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建设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战斗堡垒,把广大党员进一步锻炼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进分子。

什么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标准?这就是毛主席阐明的、“九大”新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必须做到的五条。

第一条,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指导思想问题,政治方向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就是说,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靠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成长起来的。新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要学,老党员也要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认真地学,刻苦地学,学了就要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是要革命,要搞阶级斗争,搞无产阶级专政。活学活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敢于同阶级敌人作斗争,敢于同“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敢于同自己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

第二条,为中国和世界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不是为少数人,不是为剥削阶级,不是为资产阶级,不是为地、富、反、坏、右。”共产党人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就要搞阶级斗争,就要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为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些人嘴上也说为人民服务,其实是为了他那个小山头、小团体,为了他自己。这样的人,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进领导班子,更不能当第一把手。

第三条,能够团结大多数人,包括反对过自己反对错了并且认真改正错误的人,但是,要特别警惕个人野心家、阴谋家和两面派,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保证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永远掌握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手里。要团结大多数人,要防止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团结广大群众,团结广大干部,团结这两个百分之九十五。”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有无产阶级的宽阔胸怀,而不应当气量狭小。要识大体,看大局。要懂得“人是可以改变的。”“对那些犯错误的人,要劝他们改好。要帮助人家改正。只要他认真改正了,就不要老是批评没完。”

第四条,有事同群众商量。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人要搞民主作风,不能搞家长作风。”“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充分酝酿,要听各种意见,反对的意见也可以让他讲出来。”这就是说,要搞“群言堂”,不要搞“一言堂”。“不要开会时赞成,会后又翻案,又说不赞成。”共产党员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和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干部更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抓好典型,并从三分之一入手,搞好面上的工作。许多事情我们不懂,群众提出来了,就要向他们学习,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第五条,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共产党员只有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才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毛主席说:“不要总是以为自己对,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里。不要总是认为只有自己才行,别人什么都不行,好像世界上没有自己,地球就不转了。”共产党员在整党当中和整党以后,都要敞开思想大门,欢迎群众评论。一个人有了错误,肯作自我批评,又请人家批评,改了过来,就是好同志。

共产党员必须做到的这五条,归结起来,一个就是忠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一个就是相信和依靠群众;一个就是正确对待自己。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努力争取从思想上完全入党。只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用共产党员必须做到的五条严格要求自己,才称得起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这样的先进分子越多,我们的党组织就越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就一定能够胜利地完成。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党的“九大”光辉指引下,我们的党空前地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团结在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党中央的周围。我们的党在大踏步前进。经过整党建党运动,我们的党必将锻炼得更加强大、更加巩固、更加朝气蓬勃。

让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共产党员必须做到的五条,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新党章,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建党学说,用整党建党的伟大成就,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迎接党的五十周年!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

十几个学习宣传队你下我上,一轮下来就是两三个小时,等到太阳完全落山了,当天的街头宣传才算圆满结束。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在享受了精神食粮后也各自回家吃饭。

林家窑村的红小兵学习班创新的宣传方式,引起了上级的高度关注,县教育局还专门组织全县各联区校长到林家窑学校进行了参观,赵虎在观摩会上做了重点经验介绍。由于学校放秋假,也由于马上是冬天了,各个学习班的冬季取暖问题和天冷上街宣传不便等多种原因,林家窑村的红小兵宣传队的街头宣传没有坚持下来,但这个时间不长的集体活动,使赵虎的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使郑旭明对赵虎的崇拜到了极致。

郑旭明抬起头看了看急步走在前面的大虎,突然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办学习班转眼就过去五六年了,赵虎纯粹锻炼成了一个大人了。可是自己却刚刚迈开人生旅途第一步,今后的路还长着呢,自己要向大虎学习迎头赶上。心里想着,脚步不停地跟着大虎跑,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了大队革委会办公室。

林家窑村的北面有一个英国人修的天主教堂。解放前夕这个英国人走了,天主堂就成了村里的学校。后来村里盖了新的学校,这个天主教学就成了村里大队的办公地点。文革开始后,这个天主堂又成了村里革命委员会的办公地点,不过,天主教学里凡有天主教色彩或者影响的雕塑、壁画等全部都被革命掉了。那个在老远就能看见的天主教主堂顶的三、四米高的三角建筑和十字架被拆了下来,院子里白色的房子都刷成了红色的,房子上面的浮雕拆除后深一块浅一块的残迹,显得有些零乱和不伦不类。

大队部正在开村干部会议,贯彻学习县革委会关于“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文件,研究村里今年春节的“革命化”措施。这个会场郑旭明还真是头一回见到,完全不是他以前见过的那样,一排排整齐有序,讲话的坐在主席台上抑扬顿挫的讲,听讲的坐在下面庄严肃穆认真的听。眼前的这个会场有点乱,而且没有一点秩序。里面是乌烟瘴气,全村大小队干部20多人你蹲我坐,你躺我睡在挤在一个火炕上,每人嘴上都含着一个大烟带,“吧吱吧吱”地把吸进嘴里的烟再吐出来,反而嘴里说什么倒听不清了。别看是抽烟,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这烟抽的还不一样,但是真正抽烟卷的却一个也没有。一种是旱烟,就是自己在院子里或者地头边角种的小叶兰花,收回晒干后在碾子上碾压加工成细末,用铜烟锅一装就可以抽了。这种旱烟劲大,味重,省钱也过瘾。还有一种是水烟,是用羊腿烟杆抽的。这种水烟是买的外地的,有的是兰州的,也有的是河南的,可是烟杆是自己做的。就是把羊后腿骨头打磨后掏空,安上铜烟嘴和钻空的子弹壳。再在烟锅上镶嵌上一个铜钱或者钢蹦作装饰。抽水烟和旱烟相比较是有点麻烦,不但要带烟丝、烟锅还有必须的点火的燃杆。抽烟时先把燃杆点着了,再装一点烟抽一口,吹出了烟猴再装一口再吸再吹,就这样循环往复,一锅烟下来得半个小时。而且地上到处是水烟猴子,狼藉满地。但由于这种烟有驱寒暖胃的功效。所以还是很受人们的喜欢。赵虎就是一个水烟爱好者。他的两个裤兜里这边是准备好的火柴和燃杆,另边则就是水烟袋。

旭明他们两人一进门,就被迎面而来的烟气呛的喘不上气来。主持会议的村革委会主任赵义,被参加会的人们挤在了一个后面的小圪角里,正大声地念着县里的红头文件。赵主任看见郑旭明进来,从圪角里站起来热情地和他打了个招呼后,回头对坐在炕上的干部们说,旭明回来了,这下咱村里就又有了个人才,今年过年的文艺演出就不用愁没人组织了。

大虎和赵主任打了个招呼后也高兴地说,我早就琢磨着就等旭明回来帮我一把的。说着,他拉着郑旭明出了大队部三步并两步就到了隔壁的团支部办公室。郑旭明从衣兜里掏出自己的团员介绍信交给了大虎。大虎看也没看就放进了办公桌的抽屉里说:

“我知道了,不用看了。刚才我和赵主任汇报过了,准备让你接手村团支部的工作,代理团支部书记。等过了年再向公社团委打报告正式任命。这几天村里正在排练过年演出的文艺节目,每天晚上都在排,你今天就来吧。”

郑旭明没想到刚回村就有事干了,他原来想好好地过个年,等着过了年后再好好地干,为家里多挣点工分,替父母减轻点负担。没想到村子里对他这个回乡知识青年这样的重视,心里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激,但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安排还是在心里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他抬起头面对大虎问道:

“这,这我行吗?”

大虎想也没想就接住了话头:

“行,你一定行。干吧,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你一定会大有作为。”看到大虎对自己这样有信心,旭明想了想就点了点头说:

“行,有什么困难我找你帮忙”。

看到郑旭明点了头,大虎高兴地说:

“这就对了。你也不用回家了,就参加村里的会吧,今天村里就在研究过革命化春节的事,和我们有关系,你听听也好。”说着就把旭明连拉带拽地又拽进了那个充满浓旱烟味的会议室里。

郑旭明进了屋子,看见炕角有个空位就半坐在炕沿上,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笔和笔记本来。

晚上,郑旭明吃过晚饭按时到了文艺排练场。这也是天主教堂的一个屋子,只不过比下午开会的那一间要大很多。他到排练场时,屋子里已经有了很多的青年男女,屋子里的火炉子也生的旺旺的,这些早到的人们都围在火炉的四周在烤火。看到郑旭明进来都不约而同地打着招呼,问候着什么时候毕业回来的。二年来虽说郑旭明时不时的要回村里来,可回来也是在家里,出去的时候不多,所以二年的时间,还真有好多的昔日同学都没有见着,今天见了,感觉他们的变化都很大。特别是有的女孩子,二年的时间变得由一个小黄毛丫头出落成了水淋淋的大姑娘了。相比之下郑旭明自己都觉得有点腼腆,对于他们那火辣辣的话语和行为,一下子有点不适应,还是在伙伴们的拉推下他也挤进了烤火的行列。

其实,林家窑村文艺活动的总导演是个公社的下乡干部。这个下乡干部叫季平,是公社团委书记。这个年纪二十三四岁的团委书记确实不简单,是个文体全才,体育方面篮球、乒乓球都很好,文艺方面吹拉弹唱都行,特别是当地传统剧种大秧歌的三训六调七十二嗨嗨都会,所以村里的年青人都十分的佩服他,也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村里的事只要是季平书记一说话,没有办不成的。

今县里下了个通知,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要求每个村里都要有文艺节目,在过年的时候在村里演出,慰问节目期间参加农田基本建设的广大革命群众。为此村里开了好几次会,研究排节目的事。最后把这个事交给了下乡干部季平。所以一进腊月,村子里文艺节目就排开了。到这时都已经差不多了。这几天就是每个晚上把节目过一次就行了。

导演季书记也来了,郑旭明和这个团委书记并不熟悉,只是听说过,并没有打过交道。下午季书记回公社开会,没参加村里的会议,这是首次见面。可能是村干部和季书记有过交流,也可能是听年青人们说起过,虽说俩人是头一次见面,但却像好朋友似的十分的投缘,交流的也十分融洽。

排练的节目季书记和郑旭明已经介绍了,除了几个小节目外,最后压轴的是一场大戏。小节目也是一般常见的,比如女声小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男声表演唱《四个老头批林彪》等。这个压轴戏叫《乡村红货郎》,说是大戏,其实也就是一个四、五场的小戏剧。说的是一个乡村女年青售货员破除旧的风俗习惯,扎根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一般的表演也就是这样,先是演出几个小节目,然后再演出一个大戏,几个节日演下来也能演将近两个多小时,这种表演组合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形式。就在排练将要结束时,季平书记转过头来低声把旭明叫到跟前,用商量的口气说到:

“和你商量个事情。”

旭明以为是什么事情这样郑重其事的,就说:

“什么事,你说吧”。

“是这样,咱们村的节目也不少了,按说也能演上个两个多钟头了。可是我还编出了两个节目,一个是个双簧剧《林彪与孔老二》,另一个是个相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是没有合适的人来演,所以就一直没有排,我想让你来配合演,你看怎么样?”

郑旭明原以为是什么事,但他没想到是让他当演员上台演戏,就没有直接回答季书记的话。说实话,郑旭明确实想在村里干的好一点,让村里的干部们能看重自己,为日后的出头打下个好的基础,公社团委季书记这样看重自己,也是一个好的开头,但他之所以没有直接回话的原因就是怕自己给演砸了,让别人看不起。与其说演砸了让别人笑话,还不如不演。

看到郑旭明吞吞吐吐的样子,季书记信心十足地给他打气说:

“不要怕,村里的演出,一来为教育群众,二来也是为了活跃村里的气氛,就是演不好人们也不会说什么的。同时也是锻炼自己的极好机会。你看,这些孩子们谁演过戏,这不唱的也挺好的吧?”

说实话,原来都是些孩子们的这些“演员”们,能把戏演成这样,确实让他吃惊不小。但要让自己来演,还是信心不足,还是对自己有些担心,就慢慢地说,不知道行不行?

“肯定行,我相信你。”季书记板上钉一句话把这事就订下来了。郑旭明习惯地用一对虎牙咬了咬下嘴唇,一双小眼睛闪闪发光,用劲点了一下头。

第二天吃过早饭,郑旭明就来到了季书记的住处,意思是想先看看这两个节目本子。双簧剧是一种传统的曲艺表演形式,只是在村子里并不多见,这样就显得新鲜。内容就是一个林彪和一个孔老二两个人在台上做一些夸张丑陋的表演,台后有一个人在念着他们的一些反动言论。这种表演在文革前几年游街时随处可见,虽说近一段时期内不多见了。因为不需要在台上说话,也就相对好说一些。另一个相声,说的是一个深度近视的城市插队知识青年在刚到农村时遇到的一些工作、生活上的尴尬事情,经过广大贫下中农的教育帮助和自己的努力锻炼逐渐成长起来的过程,说明了知识青年到农村锻炼很有必要这个大道理。相声在村里没有看到过,但在广播喇叭上常听。季书记编的这个相声的路子就是学着广播喇叭上常听的马季、唐杰忠说的那段赞颂坦赞铁路的《友谊颂》相声而来的,这郑旭明一眼就看出来了。就在旭明看这两个节目本子的当空,季书记边洗脸刷牙,边信心十足地说着这两个节目,可以看出来,季书记对这两个作品十分的欣赏,也十分的自慰。郑旭明坐在炕沿边边看本子边听看着季书记说话,边想季书记这样看重,自己不演也恐怕说不下去了。

“怎么样?”季书记洗漱完毕后,凑到旭明跟前看着他自己的作品问道。

“挺好的”。郑旭明十分佩服。

“你来演,肯定能行!”季书记又一次用拍板的口气说。

“好吧。”郑旭明干脆明了地接下了任务。

就这样,郑旭明除白天到地里干些农活外,晚上的时间就是排练节目。他是一个刚走出校门的高中毕业生,要背些东西的速度那还是比较快的。当初在文革初期人们都在背诵毛主席语录时,他就能背下来250多条,在村里也是小有名气,还受到了公社的表扬。当然要说郑旭明背诵文章的纪录,最快的还是三天背下了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所以背台词也用不费什么大劲。排练的动作除了导演季书记的一些指定动作外,大部分的动作都是自己在台上临时发挥的。关键是,郑旭明是村里指定的团支部负责人,也是这支村文艺宣传队的实际领导。就为这他也每天晚上都必须参加排练,而且还是要去得早一些,回得晚一些,因为有离家的远的姑娘们还要送回到家中。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