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中国军人曹玉海(十一)
曹玉海和廖平跟着身边的八路军战士也跑下土坎。八路军班长邢宝忠,他俩的班长,是先跑下土坎;他觉得曹玉海是第一次参加这样致命的战斗,感到一个新战士可能会为此被刺死于刺杀技术厉害的鬼子,就于心不忍。就顿时站住,用左手拦住在非常快地跑下去的曹玉海和廖平。
“曹玉海,你站住。”曹玉海和廖平就站住;邢班长就马上出一步,挡住曹玉海,他不想看到在自己说了后,曹玉海还想跑下去说:“曹玉海,你不要下去。”而见到鬼子就想跟自己爷爷报仇的情绪渗透了曹玉海的整个身心,也把他的一时的害怕心理驱走了。
“为啥?”生性顽强的很想杀鬼子的曹玉海就想跑下去被班长拦住就问。
“鬼子拼刺刀太凶了,你才来,搞不赢鬼子的。”
“班长,我要跟我爷爷报仇!”曹玉海急切、急性、急着地说,一双叶形式的眼睛睁亮了并射放出果敢、和敢于拼命的清亮如狼的眼光。
“以后再说。”急于和鬼子拼刺的邢班长立刻说,口气非常的强硬!
“班长,我要去。”倔强的曹玉海坚持说,还要把壮实的身子急于往鬼子群里奔。由于现在是冲锋的时刻,邢班长不想闲话。就心急地喊道:“曹玉海,老子命令你不准去。”然后就立刻转脸,对廖平说:“廖平,你看住曹玉海。”了这话,八路军班长刑宝忠就端着步枪跑下去。他不仅跑向鬼子,他几乎就是杀进鬼子群里去。曹玉海一下犹豫了。廖平说:“曹玉海,你就听班长的话。你没有来之前,我们邢班长都要不准新战士跟鬼子刺刀的。”
曹玉海看到有不少战士如急于流过他身边的激流似的都坚决地冲下去,一种要杀灭鬼子的愤怒的冲动如火一样升起来。忽地一下,就跑下去。
“你不要下去,班长说了。”廖平想拦住时,曹玉海已经如扑似的,跑向鬼子和八路军战士在非常宽大的山地上在进行拼杀的混乱的人群里去了。
“走,廖平,我们一起杀了鬼子再说。”跑向鬼子的曹玉海又回脸喊道,好像他要邀请廖平一起杀鬼子似的。两人就跑下去。这时,王排长还不知道陈连长战死,他的视线被双方混乱的搏斗身影挡住。这时,他看到:一个战士,被两个鬼子压在身下,看来鬼子妄图以多欺少杀死他。王排长就跑上前,赶快开枪,打死了这两个鬼子。这时,八路军和极度歹毒卑劣无耻的日军进行的杂舀的拼杀声,双方刺刀相碰不时发出的惊恐可怕的铿锵声,尖利银亮的刺刀狠捅劲刺进双方的肚皮、胸部的“唰唰”的此起彼伏伴随着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声中,还有在双方的抱摔中,发出的枪声等等……
王排长看到了:在他身边西侧过去只有四步距离的三个战士,被六个眼光凶悍的歹毒的鬼子包围着,就赶快开枪。他意识道:只要稍迟点,自己的战士就会被直接打死。他打中一个鬼子,其余的鬼子似乎一惊,好像这突然出现的情势令人他们没有想到。但是,在中国作战多年的鬼子面对这样的事,迅速作出反应,看来,这没有难住他们。就立刻用刺刀,向这三个八路军刺来,同样,八路军用刺刀坚毅地迎着多个鬼子上。那么,他们(日本鬼子)或其中没有一个人就回身来对付王排长呢?应该是:如果这样,可能就被动。还不如和八路军混在一起,让向他们开枪的人无法射击。
从王排长这一角度。他看到这一情景:双方的刺刀刺进对方的胸部、肚皮。其中一个八路军战士,他紧系着宽皮带下的小肚皮被刺中;而他刺中了鬼子紧系宽皮带的腰间边。鬼子得意了,就再用力,一刺刀穿过八路军战士的小肚皮从他的脊椎出。八路军战士马上双手紧紧捂着插进自己小肚皮里的刺刀处和急冒血的伤口,立刻被血如涌流的水染红了自己的双手。王排长立刻跑上去,及时把手里驳壳枪插进他紧系宽皮带的肚皮上,把挂在他腰间宽皮带下的匕首抽出来,急跑上去,把这个刺穿八路军战士小肚皮的鬼子,一刀刺进这鬼子的脖子里,然后,迅速抽出带血的匕首,左手一把抓住这鬼子肩膀把他扳向自己,王排长就猛力把匕首刺进了这个鬼子紧系着宽皮带的肚皮,小肚皮,连续刺了六七刀,把这个鬼子的肠子都刺出来了。然后,王排长继续杀鬼子……
八路军战士张耀年,被两个鬼子刺中了胸部和小肚皮,他绝不放过鬼子;就马扑向鬼子,反应快的鬼子小野,就立刻回跑,而小肚皮里插着刺刀的在流血的张耀年,把试图脱离反扑的鬼子追上,忍住剧痛把鬼子扑倒,趁势立刻抽出自己小肚皮里的含有小半鲜红血的刀身,向倒在地上的鬼子小野的肚皮力刺,把小野刺死。他也把小野的肠子刺出来。这时,一个在侧边的鬼子立刻开枪,打中了八路军战士张耀年的头,他倒在被自己刺死的小野的肚皮上也死了……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花有月(其一)
下一篇:中国军人曹玉海(十)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161388 武警战士陈开(一)
- 浏览:89900 武警战士陈开(四)
- 浏览:33584 南京大屠杀(四十二)
- 浏览:28622 第四章: 张桂花偷情被
- 浏览:27176 出轨(短篇小说)
- 浏览:26129 武警战士陈开(三)
- 浏览:24164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
- 浏览:19935 换妻
- 浏览:16189 路 第二章疯狂的八月
- 浏览:16160 美丽的乌托邦《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