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犹江老地方
上犹江,发源罗霄山脉诸广山麓,汇集县境紫阳、寺下、洞头、石溪、营前、油石、梅水、中稍八条支河,水湄淼淼,由西向东,流经南康注入章江。在赣州八境台,章江和贡江交汇合流为赣江而北去。当地老表亲切地称之“犹江”。
公元1094年,被贬惠州赴任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途径赣州,在隐居通天岩的“赣南十大乡贤”、上犹名士阳孝本的陪同下,乘一叶扁舟,从章江终点出发,沿着犹江溯流而上,到莲花井、梅岭嶂等地游玩遣怀。苏东坡触景吟作:“长河流水碧潺潺,一百湾兮少一湾。造化自知太玄巧,不留足数与人看‘’。苏东坡诗“一百湾兮少一湾”,即九十九曲水,为澄澈而多姿的犹江,留下了千古绝唱。
上犹江,峡谷幽深,水流湍急。建国初期,为解决开发重要战略资源钨矿所需要的电力,同时,也为践诺当年毛泽东主席送给赣南人民一个 “小太阳” 的承诺,各地数千电力建设者来到铁扇关口,开山劈岭,竖坝截水,高峡出平湖。这座1955年开工建设,1957年投产发电的钢筋混凝土空腹重力坝水电站,是上犹江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坝内式厂房发电站。
如今,在山明水秀的上犹江上,拦坝建起了五座水电站,依次形成了五大湖泊:龙潭湖、陡水湖、南河湖、仙人湖、罗边湖。这些水电站不仅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电力,也美化了水乡的面貌,形成了“一江连五湖、一线串五珠(电站)”的奇妙景观。
山水相依,山高水长。上犹属赣州西部诸广山区县,群山簇拥,巅连南岭,山地分布全县,占总面积84%。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山峰14座,上犹与崇义、湖南省桂东3县交界处的齐云山鼎锅寨海拔2061米为赣州最高峰。
山脉是大地的骨架,亘古亿年、层层叠叠的岩层中沉积着无数生命的基因。在规模空前的燕山地质运动时期,地球深部的岩浆异常活跃,炽热的岩浆从地幔、地核中呼啸而出,沿着断层和裂隙向上侵入、运移、沉淀,仿佛是凤凰涅槃。
正因岩浆的侵入,当携带着大量矿物成分的高温高压岩浆与古老的灰岩层亲密接触的时候,随即发生了奇异的物理、化学反应,化学元素在分离、组合、聚集、结晶,经过亿万年的淬火锤炼,经历无数次的成矿作用,终于在上犹众多大山深处,形成了钨、锡、铅、锌、铜、铁、铀、金、银和萤石、瓷土、陶土、石灰石、稀土、煤等矿产。钨分布最广,但多是鸡窝状矿,不宜大型机械开采。据1993年《赣南有色冶金志》记载,上犹县已发掘钨锡矿床2处,铅锌矿床1处,钨矿点43处。江西下垄钨矿前世因缘于此。
据史料记载,1918年上犹县境内中稍、张天堂、大棚山、塘漂孜、马岭等地相继发现有钨矿,并民采。1919年商人在上犹中稍分别设立同兴、胜利和合兴等公司,争购钨锡砂。19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钨业管理处,在上犹县城马氏巷设立第八事务所,后续成立上犹办事处,下设中稍矿场及兰田埠、古亭、关田3个分场。1949年8月上犹解放,解放军接管上犹办事处。1951年8月,赣南各区管理处易名:上犹区称扬华、大余区称大华、全南区称南华、兴国区称宁华、龙南区称龙华、于都区称平华、广昌区称金华等管理处、赣县区称直属新华矿场。1952年扬华管理处从上犹县城迁至崇义县扬眉寺。1953年扬华管理处改名上犹管理处,由扬眉寺迁返上犹县城。1954年民窿转国营,撤消上犹管理处,成立扬眉寺钨矿,设立中稍、下垄、平案脑、樟斗、大坪等坑口。1956年初矿部迁往大余县下垄镇,1959年改名下垄铜矿,1962年更名下垄钨矿。2004年矿山改制,成立下垄钨业有限公司和下垄矿区管委会,隶属江钨集团。
说来也巧,我下垄出生,工作至退休,祖籍上犹县,母亲和妻子,也来自上犹城关广田郭氏家族。乡音无改,乡情难忘,一句“捱嘿上犹人”倍感亲切,心起波澜。追根溯源,拙笔《犹江老地方》:
“马氏巷”:在上犹县城东山镇,北起新上犹路65号,南至上犹饭店南侧与和平路相连。全长180米,宽2米,是一条狭窄弯曲小巷。传说巷内曾有一治家能干的马氏夫人而得名。自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钨业管理处赣南分处第八事务所,以及后来的资源委员会特种矿产管理处上犹办事处,江西钨锡矿业有限公司上犹办事处曾驻扎此巷。我家老祖屋在邻近的和平巷,解放前称“西街背”、“猪仔行”,上世纪60年代拆建县印刷厂。
“马岭”:位于上犹县蓝田圩北8公里,牛角坑东面的山腰上。因村旁一山似马而得名。有钨、萤石等矿,清未民工开始开采,1956年,扬眉寺钨矿(下垄钨矿前身)于此建矿业社。矿区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千平方米,有3个作业中段,1个选厂。2001年7月上犹县撤销蓝田乡,划归社溪镇。今已发现马岭等地矿物型重稀土矿(磷钇矿)占江西省的86.33%。
“蓝田埠”:位于上犹县境南紫阳河边土岗上,距县城东山镇28公里,原名旱天丘,后因种蓝子(染料)得名蓝田。清代有路头小店,1912年起方氏扩建店面发展为圩场,农历二、五、八为集市日。1946年,上犹办事处设矿场于此。
“感坑”:在上犹县黄埠镇西南部,包含感坑口、刘屋、风形、墩上、堪下等10个自然村。清顺治年间营前范宏开迁此,肖、陈、黄、康等姓继入。山坑似竹笕,故名笕坑,后用谐音写成感坑。1936年8月,钨业管理处第八、九事务所设运输中转站于此。
“张天堂”:位于上犹县中稍圩南部,海拔557米,山多岩石、茅草和灌杂林。昔日,山上曾建一庵称张天堂,故名。1918年,被砍柴的妇女发现钨矿,是民窿时期的主要产钨点。与其相邻的石窝子、岩鹰嘴、大棚山,同属1.5亿年前,燕山地质运动时期,呈椭圆状产出的“张天堂岩体”。面积约12平方公里,钨、锡、钼等矿产储量丰富。1952年,经凌传志介绍,先父参加工作就在扬华管理处(下垄钨矿前身)中稍张天堂矿场当饮事员。物换星移,幽思长存,陟彼岵兮,瞻望父兮,也是一次美好的回忆!
“黄泥潭”:在上犹县城郊盆形岗东1公里,南河水库南岸山排上。因村边江中有水潭,潭底有黄泥而得名。1944年5月,钨业管理处下属第七、八、九、十二事务所合并,并在黄泥潭尹屋成立赣西办事处。从这时起,因日本侵略军入侵赣南,各钨矿山停止开采两年。
“中稍圩”:位于上犹县城南14公里,中稍河和犹崇高速公路从圩北通过。因整个中稍平地似船(方言也叫艄)形,东端称艄口,西端叫艄尾,此间居中为中艄,后演变为中稍。此地昔为黄沙河坝,故又名黄沙坝。清同治元年钟承春、钟承道先后从广东兴宁迁此立基开店坊,其时为上犹往崇义的路头店,后店房逐渐增加,于同治十三年正式开圩成为中稍圩,农历三、六、九为集市日。
盛产钨、锡,1918年开始采选,当年即有外地矿商至中稍圩收购钨、锡砂。1919年,有商人在此开设“同兴”、“胜利”、“合兴”公司,专营收、炼锡砂业务。19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此设中稍矿场。1947年,中稍矿场迁上犹县城,次年又迁回。1954年,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中南分局决定:撤消上犹管理处,成立扬眉寺钨矿,设立中稍坑口。1962年,因资源枯竭,中稍坑口被撤消后,下放上犹县钨矿管理。
“营前”:位于上犹县西部。是赣湘两省的边贸重镇,赣南客家聚居地,通行客家语,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和风情遗存。乡村每一座府第上都有一副“客家门匾”,能让人感悟到其间蕴藏厚重的姓氏源流和客家文化;青砖黑瓦白墙,营前客家建筑“九井十八厅”提倡“天人合一”,整体建筑与自然和谐共融;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狮拜象”(古代寓意为高中的仕子们拜见当朝丞相)大型灯舞,传达的则是浓浓的客家风情。这种灯舞,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寓意深远。整个灯彩有一龙九狮一象一麒麟,加若干牌灯锣鼓彩亭组成,龙多为九至十一节,最长达九十九节,表演者最多可达万人。乐队以民间吹奏乐、打击乐结合组成,曲调雄浑、热烈、悠扬。营前的客家民情与风俗,营前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保留的古中原文明,在赣南当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寓意万象更新、九州同乐、共庆升平的“九狮拜象”大型灯舞,以一股雄浑之力量,激荡起浓烈的客家风,醉倒无数的客家后人。
营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赣辖区革命根据地。1931年—1932年期间,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曾先后来营前。今蛛岭山上的上犹革命烈士陵园有彭德怀同志亲笔题词:“先烈之血浇成了革命之花”。
位于营前圩南边,与崇义县交界处,海拔856米的举岭,钨、铅、锌、银等矿产储量丰富。1952年,扬华管理处在营前设矿场。目前,营前境内的上犹县焦里、井子坳银铅锌矿,具备了日采选200吨,年采运选6.12万吨矿石生产能力。
“社溪”:始建圩于宋未,东临龙江(今紫阳河)。据传说圩已建成,择日喜庆。开圩之日,巧遇老鹰抓一小蛇,凌空飞过。因鸣炮惊动,蛇正掉于鼓面上,众意为天作巧合。蛇打鼓仍吉兆,故名蛇溪。清道光年间,有一年连日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村舍淹没,圩址被冲毁。至清光绪年间迁今址重建,因新址旁靠溪水,在几棵古老苍松下,设有几座社坛,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常的村民在此燃烛烧香,求神降灵,免遭灾难,故名社溪。盛产钨砂,1918年,开始大规模开采。19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于此设矿场。1952年,扬华管理处在此设矿场。
过去老地方是旧的,但在人的心灵深处,没法不对老地方——旧情旧物,以剪不断、理还乱的眷念。因为“旧,实际上是家的重重要的特征。惟有旧,才有人们所谓的故乡世界。对个人,旧是他的心灵世界的根基,是他存在的理由……惟有旧,一个民族的所谓古典一词才有内容。”(于坚《棕皮手记》)
作者简介:吴元龙,笔名天龙山,来自江西赣州。守望下垄钨矿六十余载,我心我诉,淡写流年。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7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89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1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29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