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盛开的海棠花

时间:2025-03-27   作者:闲者 录入:闲者  浏览量:13 下载

春天,总是在不经意间,携着融融暖意,轻轻叩响世界的门扉。春天的脚步,轻盈得像一阵微风,悄然间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海棠花,宛如春天的使者,是春日里一抹旖旎动人的风景。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我最盼望的便是盛开的海棠花。

早晨,在小区老年食堂就餐完毕,走出餐厅,眼前一亮,庭院四周的海棠花一夜之间怒放,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让这春天的美好,永远地留在记忆深处。

春风如诗,轻轻吟诵间,海棠花便迫不及待地舒展着身姿。层层叠叠的花瓣,相互簇拥,像是天边的云霞飘落人间,绯红、淡粉、洁白交织在一起。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着,嗡嗡的叫声,仿佛是在为海棠花的美丽而歌唱;蝴蝶也被这美丽的花海吸引,纷纷赶来,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与海棠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海棠花,为蔷薇科苹果属多年生乔木,原产地中国。海棠花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被誉为“花中神仙”。海棠花寓意幸福美好,象征富贵安宁,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

海棠花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形与色,更在于它独特的气质。它不似牡丹那般雍容华贵,尽显王者风范;也不像梅花,在冰天雪地中独自绽放,孤芳自赏。海棠花,有着自己的韵味,娇而不媚,艳而不俗,宛如一位温婉的佳人,静静地站在时光里,浅笑嫣然。

海棠花,以其娇艳的姿容和独特的韵味,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以拟人手法,将海棠花比作睡美人,担心它在深夜睡去,特意点燃蜡烛观赏,表达了对海棠花的喜爱与珍视。“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借景抒情,以海棠花的凋零暗示自己青春易逝,抒发了内心的感伤。“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陆游称赞蜀地海棠为古今名花,一枝独秀可压千林,即便有人挑剔其无香,他也觉得这种言论过于苛刻,体现出他对海棠花的偏爱。

许多画家也以海棠花为题材进行创作,流芳百世。北宋绘画巨匠赵昌的《写生蛱蝶图》 中,海棠花作为背景元素,与蛱蝶、野草等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展现出海棠花在自然中的优美姿态。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的《海棠图》,则以细腻的笔触、淡雅的色彩,描绘出海棠花的娇艳欲滴和楚楚动人,体现了文人画家对海棠花的审美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海棠花还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它既可以象征着美丽的女子,如《红楼梦》中,以海棠诗社的成立为背景,众姐妹以海棠花为题吟诗,海棠花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大观园中女子们的青春美丽与才情。同时,海棠花也常被用来寄托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身世之感。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王禹偁在《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中,通过描写海棠花等春日景象,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海棠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和画中,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他们用文字或画作,将海棠花的美与韵,永远地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海棠花,不仅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也与不少帝王将相有着关联:唐明皇将醉酒的杨贵妃比作海棠,称“岂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以海棠的娇美来形容杨贵妃的醉态,自此海棠有了“睡美人”的意象,也成了帝王与美人之间浪漫故事的象征。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其绘画作品中不乏对海棠花的描绘。他的《写生珍禽图》中就有海棠花的身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海棠花的娇艳姿态,不仅体现了他个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宫廷对海棠花的欣赏与推崇,海棠花成为宫廷文化中的一种点缀,彰显出皇家的富贵与高雅。

乾隆皇帝对海棠花也颇为喜爱。他曾多次在诗词中提及海棠:“朝阳照处锦成堆,露浥烟笼笑口开”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艳丽景色。乾隆还命人在皇家园林中广泛种植海棠,使海棠成为皇家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海棠在宫廷园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园林景观艺术的精心营造。

传说,吴三桂为了让陈圆圆开心,在云南府衙种植了许多海棠花。陈圆圆喜爱海棠,吴三桂便以此举来博美人之欢心,因此,这段美人与英雄的故事,成为了爱情与权力交织的一个象征。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非常喜爱海棠花。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选定中南海西北角的西花厅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因为他喜欢西花厅院子里的海棠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常常会抽时间散步观赏海棠花,从海棠花的美色和芬芳中获得片刻休息。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时,西花厅的海棠花正值盛开,邓颖超特意剪下一枝,压在书本里,托人带到日内瓦给周恩来,让他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有一丝慰藉,海棠花见证着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周恩来逝世后,每年海棠花盛开时,人们都会来到西花厅赏花,这也成为人们怀念周恩来的情感寄托。

除了周总理,还有许多现代名人与海棠花有着不解之缘。美女作家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提及“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以此为三大恨事。著名女作家冰心,有一篇文章《海棠花》,描述和叶圣陶老人一起观赏海棠花的事情,借海棠花抒发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情感。著名作家梁实秋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放在第一个描写,用大量篇幅赞叹西府海棠。

海棠花,在文学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丰富了诗词创作,常被诗人写入诗词,成为诗词中独特的意象;它深化了文化内涵,常被用来烘托春日的美好与生机;它推动了文学流派发展,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独特感悟;它增添了文学作品美感,无论是在诗词、散文还是小说中,对海棠花的细腻描写,都能为作品增添生动的画面感和美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海棠花盛开的美景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海棠花,在中外文化中具有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海棠花常被视为美丽和优雅的象征,古人用海棠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它象征着富贵吉祥,因其花开繁茂,色彩艳丽,给人一种繁荣昌盛之感。它还蕴含着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在西方文化中,海棠花通常被视为爱情和美好的象征,常出现在一些爱情故事或诗歌中,代表着恋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和浪漫情怀。在西方绘画作品中,海棠花常被作为背景元素,烘托出爱情的甜蜜和美好氛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海棠花,用短暂的花期,绽放出生命的绚烂;用独特的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每当看到海棠花,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它不仅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眷恋。

海棠依旧,岁月静好。用海棠温婉的美丽,去感受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用海棠淡淡的芬芳,去感悟生活中的每一份欢喜。愿每一年的春日,都能与海棠花相逢,共赴一场花事的盛宴 。(2025.3.27)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缅怀 下一篇:邂逅巨紫荆花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