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擦肩日报社

时间:2015-05-23   作者:墨父 录入:墨父 文集:因为无为 浏览量:165 下载 入选文集
    在秦皇岛公司工作半年后,我由船员跨入了宣传部。这次职位的转变,使得航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全作废,新的工作内容的知识急需弥补。于是,加紧时间尽快熟悉新工作成了我最大的任务。
    这天,沈老师陪同市广播电台的两位记者到热电厂贮灰场工地采访,我也一起随行。我们一起来到工地,看到起重14船正在海边施工,我的师傅杨船长端坐在前甲板上的板凳上,手里拿着话筒指挥着船的一举一动,船的大喇叭里传来杨船长熟悉的声音。沈老师给两位记者和我拍了张合影,背景则是海中施工的起重14船。
    在宣传部中,与局报打交道外,还要和市、省级媒体打交道,渐渐的,我有了一个当记者的梦想,后来就一直在为之而奋斗。
    在北京北六环的公司上班期间,我从日报上看到招聘编辑和校对的启事,于是就产生了报名应聘的想法。启事中说,要求编辑的年龄应在35岁以下,校对的年龄可以放宽。于是我报名参加校对的应聘。
    根据报社安排,我于2012年12月份进行了笔试和面试。我带着一个手提袋前往报社,在门卫处用身份证换取一张进门卡,在大门口向站岗的警卫出示,进入到了大楼。
      在三楼会议室中,长长的办公桌上规范地摆了八张带抬头的白纸,旁边整齐地摆着一支笔。参加面试的也有八个人,其他七人年龄均在20至30岁之间,我那里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5岁,看上去绝对显得特别另类。我坐在了办公桌南侧从东边数的第一个位置上。
    这时进来一位年长的女士,短发戴眼镜,她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信封,让大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将自己的手机放到里面交给她。她才给大家发放试卷。试卷有A3纸大小的两张纸,前面一部分是填写和简答题,后面还有三篇校对的试题。
    前面的内容是一些关于十八大的报告的内容,还有一题是中央常委的排名题,就是直接写上常委们的排名顺序。后面的题则是校对错别字或错句。这时又有一位老师用手拉车拉来了一车的《现代汉语词典》分发给大家,词典上盖着档案室的章。这次来时,我也带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由于经常翻看,我的辞典封面已经掉了,前面几页的纸角也都卷了起来,一直放在我的手提袋中没有取出。
    于是我马上翻看词典,对于任何可能存在错误的地方都进行了查找,结果还真查出了不少错误,直接在试卷上进行勾画。
    一个半小时结束后,试卷交上去,取回了自己的手机,将试卷封入了自己写过名字的信封中。又进来几位领导,据介绍,分别是负责人事、人事中心、校对室等部门的领导们。其中有一位负责校对的男士,头发花白,眼睛有些微微的发红,戴着一副高度的近视眼镜。他提问我说,为何一个研究生还来应聘我们的校对职位,而不去应聘编辑记者。我答称,编辑记者的职位要求是35岁以下,而只有校对的年龄要求宽一些。我原来做过14年的党委宣传工作,到媒体来工作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今天有机会实现,对我来说,真的是特别兴奋,即使是一名校对员,我也会做好的。男士领导点了点头。
    面试后又过了几天,我接到报社人事的电话,称我通过了报社的面试,可以到人才中心去办理入职手续。接这个电话时,我正在地铁线倒车时,在车站的大厅中,我激动得要跳起来,庆幸自己的梦想终于能够实现。
    到人才中心报到时,各项资料都已经齐备,只是缺少一项政审材料。这份政审材料可以由党组织所在地出具,也可以由档案所在地出具。我找到党组织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党组织,被告知我已经不在职好长时间,政审是否合格他们不能够证明。而赶到秦皇岛单位出具时,被告知档案已经拿走了,没有档案如何出具政审材料。而当时我的档案正被市人事局审核中,找起来又怕影响到了调京的程序。于是决定等档案审核完了再出政审手续吧。
    半年后,档案的审核还是没有结果,于是我又到秦皇岛的单位开据了一个证明,通过开发区人事局盖章,证明我的档案确实正被市人事局审核。此证明交到报社人才中心,被告知,再等等吧。
    又过了半年,直到2013年12月31日,我的档案终于通过市人事局的审核,户口可以调到北京来。喜讯传来,我也无比激动,赶快办理档案调动手续,同时办理政审材料。将政审材料交到人才中心时,却被告知,报社现在已经不再缺人了。于是我和日报社擦肩而过。
    历经一年的折磨和煎熬,最终却没能入职。在这一年中,我放弃了一些工作机会,即使为朋友帮忙期间,也恐怕影响报社的入职而自己要求放弃五险一金的缴纳;遇到困难我也能够勇于去克服,因为我坚信自己能够到报社入职,可以说,这一直是我的一线希望。可是到了最后,却始终没能如愿。整理行装重新上路,我到东四环找了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但只是试用了一个月离职。
    后又参加了一家午报的面试,也没能入职。那次面试前,手机被收走,原因是考试的内容要保密。到面试室内,共有六位面试官与我面对面坐着,中间的主持人要求我用十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而我对于时间的感觉还是特别的不敏感,这点就注定了我的失败。旁边的评审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是的什么修辞手法;二是根据当时情况写一篇新闻导语。还有一个主持人问,如何用党性来指导新闻工作。我草草回答几句结束,结果可想而知。出面试室时,我带来的稿件又还回给我。出来后,我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将带来的所有资料撕碎,都抛在大街上。
    这是命运又一次在折磨我吧?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母亲 下一篇:找个情人陪自己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