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情到深处语自奇

时间:2016-04-25   作者:郭富晓 录入:鲁阳拂晓  浏览量:294 下载 入选文集

情到深处语自奇

——赏析《春江花月夜》“愿逐月华流照君”句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清婉绮丽的诗风,加入和谐优美的韵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副奇妙的春江花月夜图,形象、细致,富有层次地抒写了诗人绵绵无尽的情思,意味隽永,滋味深长。在长达36句的诗作中,于我感受最深的莫如“愿逐月华流照君”句了。

诗人开篇便写明月共潮升起,月光照耀,江天一色;继而引发相思之情,但远远不到热烈之处,只不过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来发一通怨气。接下来遥望江水滚滚而逝,别离的苦痛点点升级,诗人内心的情绪始如惊涛拍岸,无数意象顿时填充胸中。至此,此诗高潮骤起。

当此之时,诗人是无比激动的,大有恨不能身长双翅,长风一啸,疾飞千里,以慰相思苦痛之感,于是“愿逐月华流照君”句便应运而生了。

“愿逐月华流照君”为四三式,其中平仄相间,极富韵律。前四为仄平仄平,后三为平仄平。前四仄起,后三平起,避免了简单的平仄相间失于笼统和呆板,又恰如其分地发挥了汉字声调的美感。仄平仄平之后平声开启,给人一种先急后缓的感觉,极其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相思欲见之切和相思之绪原本绵绵不绝的不同情思,在矛盾中统一,统一中矛盾,这便是前四仄起之急和后三平起之缓的和美一统了。这种和美一统源于诗人的情思至真至切,假使不加入这些情绪,只是单单地平仄开去,也很难表达出这种效果,只不过偶觉上口而已。单从平仄上如此细细品来,已有不凡之处。

此句中有三字用得妙。一曰“逐”。逐者,追也。但“追”未免失于直白、粗鄙,而“逐”字却不然,既没有“追”字语调之沉重,显得轻盈洒脱,又具有此诗总体风格之俊美雅致。“逐”字带给人的感觉是一路轻尘,逍遥而逝,形象儒俊飘逸,无怪乎诗人炼字为“逐”了。二曰“华”。月华者,无非月光、月色也。用“华”之妙,妙在深刻掌握了月之特色。作者在这首长诗中,10余处提到月,从初升之月描摹开始,一直到落月西斜,月的意象在此诗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明月”、“江月”、“孤月”、“斜月”等等只是简单地描绘了月之形态,唯有“月华”一词,更加饱含意韵地写出了月之特色,这种特色是独有的、是精的。试想,一轮明月高挂无垠夜空,皎洁之光,遍洒世间。此时之夜,万籁俱寂,万事万物都静静地披着月光,大地一片微明。纵眼望去,深而静;仰视天宇,清而奥。此时此刻,月光、月色不正是天地之精华,月光月色披向人间,不正是天地之精华赐予人世的鸿福吗?一个“华”字,顿使春江花月夜之月活了起来,灵了起来,神圣了起来。此情此景之下,相思之情又怎能轻易压抑?三曰“流”。月光遍洒,原本是无声的、无情的。可诗人想到的,却是所见之月光,照到了相思的人身上。相思的人儿在何方呢?是否也如“我”一般,苦苦徘徊于春江之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么,这天地精华的月光啊,就紧随着相思的人儿,如长流之水,永久地照耀着她,给她以关怀和爱护,犹如你照耀“我”一般吧。一个“流”字,给月加上了关爱之情,仿佛这蟾宫之客,也懂得世间的男女欢情。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异曲同工,绝妙无伦。再者,“流”字又给静静之月施于了动感,加入了声响。月光随着诗人的情思,远流到千里之外,如一注江水,泻流而至远方,远方的人儿啊,你感到这泻流之水了吗?你听到这相思的声响了吗?一个“流”字,万千意象尽括,正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这其中带来的无尽相思,无尽感伤,无尽追求和执着,溢于言表,若余音绕梁,亘古未绝。这便是“流”字带给人们的极大感受,也正是这三个字中用得最妙的字的原因。仔细揣摩,用心体味,戚戚之感便油然而至了。

整体来看,“愿逐月华流照君”句正处于诗的高潮处,它表达出了诗人情思高涨时的状态,是有意,更是无意中的流露,道出了诗人的真情感。又此句用了倒装的语序,求得韵律上的和美,也是欣赏这句诗所不可忽略的。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读书之用,体察之胜,顿悟之妙,践行之力,岂可言哉!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落笔随风 下一篇:四面山回想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