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浅谈手机摄影

时间:2016-11-12   作者:想你 录入:想你 文集:回忆记事 浏览量:770 下载 入选文集

    人们在生活,学习,旅游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依赖手机,随处可见玩手机的人群,不管男女,都在玩手机,用手机,体验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休闲  ,娱乐。在提高生活的节奏,快慢时,在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同时,手机以它独特的方式,以小巧,灵活,随身携带方便为前提,技术上也更加成熟,实用,可靠成为人们手上的百科全书。

  以手机拍摄为例,来谈谈手机摄影中,我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手机摄影比相机摄相对,比较来说,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你硬要说手机拍摄好的话,那就只有这样说:手机携带方便,要说技术上比相机的功能还不完善,不管你像素多高,光圈,焦距多少倍,也只能说是智能,最终出来的图片,打印,放大,成像就能看见它的反差,色彩,还原度又多强,跟相机比起来还真不在一档次上 。但手机拍摄得好,掌握得当,构图创新,巧妙思维上还是能有成效的。在小中求精,精中求巧,也能反应出它的真,善,美。

  拍摄中光是重要元素之一,谈起光,人们就会联想到曝光不足,可以用闪光灯来弥补,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也只能在暗色中补偿。但光的形态分多种,自然光,人造光,折射光,逆光,顺光等,但要拍摄光中的美,在光影中反射出环境的美,用逆光的角度是不二选择。结合手机的镜头,对光的影响 ,强光对手机拍摄效果是模糊不清的,看到的是一片光晕,就更不提清晰了,好的画面,尽量避免强光照,多用逆光,接近水平线拍摄,把物从中间移到边上,增加动感等,就能提高拍摄的画质。

      由于手机的光圈,焦距无法达到景深,背景由远到近全包围,无法突破主题,所表达的构图和全景,只能是画中的一部分。手机拍摄有个微焦距,利用它,可以把被摄体放大,效果更逼真,清晰。注重背景的搭配,色彩的反差,才能突出主题,从而达到理想。有句术语叫做简单成就美,美在简单中。从而做到主题更真实,背景更明朗,主题与背景形成相互补充,相互约束,达到一个平衡,这样看起来才能显示主题,突出思想。做到主题在创意跳出画面,以立体的视觉来呈现感观效果。

  拍摄一张摄影作品不难,难的是你是否抓住你拍摄的东西,是否与你的眼和心是相通的,说白了你的主题是否扣题,思想和构图是否一致,很多人在看一幅画时,只觉得美,到底美在哪里,就说不上来,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和内行看门道的结果。

  好的摄影作品是否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原因有三:耐看,看着就做了谜,有一见钟情的感觉;耐时,不管时间长久,都能记住它,一看到它就感到亲切;耐眼,眼睛看到就是真实,有种相见如故的情怀。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时间能证明,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爱好摄影的人,不管他用相机或者手机,要想出好作品,就得有一双“看见他人看不见”的观察能力,这就需要时间来养成,至于如何培养,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这是我的体会和观点。

  记得老师讲过,写文章要五多:多读,多看,多想,多听,多写。这里说的是摄影,但含义都一样,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理解。多读:阅读能增加见闻,理解从中的文字,把文字转换成所需的影像,从中得到构思的启发。多看:看获奖的作品,跟自己比较,存在多少差别,差别在哪里。多想:不是说美从梦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结合现实找出美景来,灵感也会从创作中来。多听:有好的讲座,不妨抽空时间去听听,与爱好者们共同探讨,深入体会,形成独自见解,不求模仿,但求一体。多写:在观察,思考中,出去写生,认识大自然,理解并看懂大自然。这里的大自然是经过你的描绘,你的眼睛,你的灵感来拍摄的题材,它包容万象,层出不穷的作品。

  作品有了灵魂,它就是好作品。多点思考,就多一点灵魂,就有深度,就会有人喜欢。更多的是不要拘泥与传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读到的融汇贯通,由浅至深的,用一张张相片反应写出来。

  生活中有很多题材,惊喜随处都在,反差也同样伴随着你我,在思考中握着你的手机,用心声,行动来拍摄,想信你在不断进步中,体会到手机的妙用,不断完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拍摄出更加熟悉的成熟,完美的画面。有目的寻找,有意识的挖掘,用心和眼来感动你我他。

  最后,拿起你手中的手机,追求真实,不要用哪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来改变你的真实,美,真实的美,才是完美的摄影。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或许成长 下一篇:悔?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