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历史很有意思之二:宣王中兴

时间:2016-11-30   作者:慈航 录入:慈航  浏览量:717 下载 入选文集

      共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姬胡在彘挂掉,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周、召二位贤相立姬静为宣王,共和也就到此为止。这个宣王姬静也很争气,在周、召的辅佐下,同心协力,又任用了好多贤德之人,此时的大周国土上,处处洋溢着正能量,史家给了姬静一个不错的词“宣王中兴”。

      周宣王39年,就是公元前789年。姬静讨伐姜戎(居住在陕西省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大战于千亩,这个千亩不是数量词,它是一个地名,在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县南边。也许是因为天气不好,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宣王姬静是大败而归。这个姬静你别看叫静,他的性格可一点也不安静,这次吃了大亏,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了脸,岂肯善罢甘休。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报仇、报仇、做梦都是报仇。可打仗是要花钱的,现在美国发个差一点的导弹就得500万美元,航母到太平洋溜达一圈就要上亿。在当时打仗也不是小事 ,《左转》里就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于戎。那时的国家大事只有两件,祭祀和打仗。于是,姬静就到最富裕的太原搞了一次军情大摸底,这个活动在当时有个专用名词叫做料民。仲山甫说:“民不可料也。”仲山甫是谁啊?仲山甫是姬静的卿士,也就是后世宰相一类的人物。《诗经》上说:”衮职有缺,惟仲山甫补之。“什么意思啊?就是说:”龙袍上破了个洞,只有仲山甫能把它缝补好。龙袍指代的就是天下,就是大周的江山社稷,你能看出这位仲山甫在当时的分量了吧。后世的李鸿章经常说自己是大清朝的裱糊匠,实际上这是他老王卖瓜,自己在夸自己。仲山甫说民不可料,是不想让姬静到处挑起战争,安安静静过日子多好,姬静不听。

      宣王姬静从太原料民回来,知道了还有多少人力、钱粮,心里有了底, 就等着机会来了,再找姜戎干上一仗。可时间长了,一时升起的悲壮之气竟慢慢淡了下来。后宫的莺歌燕舞,最能消磨人的意志。姬静在政事上也没有以前上心了,懈怠的思想不断侵蚀着宣王的大脑,每日里早睡晚起,在后宫里流连荡漾,不愿上朝。宣王的老婆姜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暗暗寻思:“宣王身为大周最高领导核心,肩负造福天下的重任。如果他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长此以往,非但不能挽救周王室的衰落局面,而且难免重蹈他爹历王的覆辙。甚至会葬送掉周朝几百年的江山社稷,自己也会跟着姬静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姜后被自己的推理吓了一跳,她决定马上采取措施,拯救周宣王姬静。

      姜后回到自己的后宫,摘下象征王后权利的簪子,脱去象征王后身份的衣服,换上老百姓的装束。然后让老嬷嬷傅母去向宣王传话:”臣妾无才无德,让君主滋生骄奢淫逸之心,屡次上朝迟到,给大臣们留下了好色的恶劣形象。一旦痴迷于女色,伴随而来的一定是穷奢极欲。接下来呢,就会疏于朝政。进而诸侯就会叛离,百姓怨声载道,引发出这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最后导致社会的动乱。造成今天的这个局面,都是臣妾的错,请大王治我的罪。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 下一篇:五中的早晨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