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1963年,我刚上小学读过一篇课文《吃水不忘开井人》。讲述:“瑞金城外有一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就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村子外边的小河里去挑,路很远。毛主席就带着村子里的人开了一口井。解放以后,沙洲坝的人在井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瑞金,这个世人熟知的红都,闯入我的脑海扎下了根。
2001年,适逢建党80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随单位组织的红色故都——瑞金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欲尝夙愿,喜形于色。初夏,晨羲载曜,微风轻拂。我们一行(含司机)18人,分乘一部小车和一部小中巴,从大余樟斗本部起程,开启了一次难忘的“中华赤国红都行”。
那时没有高速公路,国道支线驾车耗时。为赶时间,早上7点半前,入赣州山水大厦,全员下车吃早餐。时尚自助式吃法,大家兴致勃勃,逗乐欲与比试:左拔坑口的洪书记,一筷子夹5个煎鸡蛋,放入面前的盘子中;退休党支书谢光全,接连吃了三盅酒酿蛋……大约40分钟后,大伙交换着兴奋的眼神,意犹未尽地离开餐厅。
途中路过于都,便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长征大桥。中午时分,到达目的地瑞金。接着,我们先后参观了叶坪革命旧址群和沙洲坝革命旧址群,透过那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那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叶坪那1100年的老樟树,有多少的岁月沧桑飘过。这里有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毛泽东旧居、红军烈士纪念塔、各个部委旧址,中央保卫营旧址等。叶坪有着自然的记忆,有着文化的记忆,有着历史的记忆,更有着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记忆。
站在红井边,我的耳畔传来了那朗朗的读书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红井,是苏区时期,毛泽东亲自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开挖的,红井是党、红军和人民血肉相连的见证,是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历史见证。来到这里,大家都不忘喝上一口红井水,共同追忆红色土地上的那段峥嵘岁月。
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地听取讲解,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伟大的苏区精神,体验其中的艰难及辉煌,我们无不被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所感染。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感触良多的便是坐落在瑞金叶坪村的“一苏大会”旧址——谢氏宗祠。相传此祠是清朝未年有位姓谢的农民移居此地建造的。砖木结构,祠深两进,面阔三间,两厅之间有天井,可采光线、通空气。前厅并排开三道双合大门,面积500平方米。古朴、庄严、宏伟,独具赣南客家古祠特色。
史料记载,1930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为统一对全国各苏区和红军的行动,决定召开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大会。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会”),是从1930年9月正式开始筹备的。但因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以及三次反“围剿”战争等原因,“一苏大会”先后被迫四次延期召开。
1931年9月,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由于瑞金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坚实的革命基础,特别是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共瑞金县委卓有成效的工作,加上瑞金远离国民党军队,红一方面军总部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机关由兴国移驻瑞金,并选定在这里召开“一苏大会”,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是年
当年谢氏宗祠的两厢,隔成15间板房,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军事、外交、土地内务、劳动等九部一局的办公室。1933年2月至3月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40万大军的第四次“围剿”,贯通了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使中央苏区的版图不断扩大。到1933年8、9月间,中央苏区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拥有60个行政县、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53万人,党员总数约13万人,红军总人数11万余人,先后较长时期占有24座县城,红军和根据地由此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充分行使工农民主专政国家机关的职能,积极领导和组织革命战争,发展壮大工农红军;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开创交通邮电事业,开展内外经济贸易,活跃城乡商业;建立财政系统,统一苏区财政;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使苏区人民群众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生活得到改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
“一苏大会”的胜利召开,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令“正统”国民党政府感到惊恐不安,蒋总统屡次公开声称:全力围剿“中华赤国”、荡除“共党赤匪”。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调集50万重兵,聘请一批德国军事顾问,采取“三分政治,七分政治”和“抽干塘水捉鱼”的碉堡围困战术,气势汹汹地向中央苏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围剿”。面对占绝对优势的敌军进攻,博古等“左”倾领导者完全排斥了毛泽东对根据地和红军的正确领导,将红军反“围剿”作战的指挥权拱手交给一个不了解中国国情和苏区实际情况、不了解红军作战特点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他们反对毛泽东“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战略战术,提出“堡垒对堡垒”、“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口号,实行消极防御。在李德等人的瞎指挥下,强令红军与敌军打阵地战、堡垒战,与敌军拼消耗。1934年4月,博古、李德集中红军主力9个师、与敌11个师进行“广昌大会战”,结果使中央苏区北、南大门相继失守,国民党军从6个不同方向加紧对中央苏区腹地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惨重失败。
“左”倾误国,突围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所有参加突围转移的中央红军部队和中央机关人员,统编成红军野战军共8.6万余人,离开红都瑞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傍晚,红军野战军开始从于都集结出发,渡过贡江,胜利突破了国民党粤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后,由大余进入崇义,再向湘南进军。从此,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1953年,瑞金县政府将谢氏宗祠按照原貌进行修复,被列为“红色故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祠内陈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大量文物资料。那一件件珍贵的照片、图表、实物、模型,如实地记载着一批国家元勋的丰功伟绩;标志着红军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坚贞不屈的血泪史迹;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故事,显示着永恒不灭的革命精神。这一切都在中央苏区这片红土地熠熠生辉。
现在,国家各部委都把在瑞金的办公旧址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之“根”。每年慕名前来瞻仰“红色故都”的游客,也络绎不绝。人们都说:“谢氏宗祠就是如今中国人民大会堂和国务院的前身。”
作者简介:吴元龙,来自世界钨都发祥地之一江西大余县下垄钨矿,《下垄印象》诉说守望下垄六十年的心声和故事。QQ498795058;微信号:www1956tls。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3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