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梅岭散记

时间:2017-03-23   作者:天龙山 录入:天龙山  浏览量:944 下载 入选文集

大庾岭,横扼赣粤边界,“一关隔断南北天”。公元前200年,西汉名将,南迁越人首领梅鋗,择岭构筑要塞,御敌葬身此地,越民建“梅将军”祠,随之亦称梅岭。

唐开元四年,左拾遗(相当宰相之职)张九龄奉诏开凿岭南驿道,以连结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推进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三年功成后,梅岭南北两侧的广东南雄、江西大余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古驿道上“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是古之“京广线”,“海上丝绸之路”。唐代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传说,那岭南的荔枝就是通过这条驿道,由飞骑日夜兼程至长安,而色味不变。

梅岭梅盛。独具“南枝既落,北枝始开”的奇观,醉倒无数迁客骚人。古今文人显达挥毫泼墨,遗留下了近千首诗词,形成了梅岭情境独特而深厚的梅文化。譬如:1500多年前,三国时期的陆凯,路岭看到梅花,想起远在异乡的朋友,写下了中国最早的一首关于梅花的诗歌《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贬谪岭南儋州、惠州,途经梅岭,以悲愤的心情作《过大庾岭》诗。6年后,宋微宗即位,苏东坡遇赦内迁北还,返岭咏赞《庾岭红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应南安府太守邀请,即兴挥笔题诗《登谯楼》,遗留“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楹联,大余人莫不引以为自豪。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开国元帅陈毅,率部以梅岭为中心,浴血坚持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曾遇险伏岭吟就“绝笔”《梅岭三章》,诗云:“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壮烈的气概!

梅岭地灵。大自然的厚爱,这里矿藏丰赡。钨的发现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年梅岭山下大庾县城,天主教福音堂德籍牧师邬利亨,一日游至西华山庆云寺,发现山上有乌黑发亮之石块,便拣取一些样品带回德国,经鉴定为钨矿石。从此,便揭开了中国钨业开发的历史。百余年来,成千上万吨钨砂精矿,源源不断地翻越梅岭,飘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铸就中国的全球“产钨王国”198111月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出席在大余西华山钨矿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钨业科技大会。方毅先期抵达大余后,深入县境西华山、漂塘、荡坪和下垄等四家国营钨矿,视察了解钨业生产,游览了久负盛名的梅岭。在大会开幕讲话时,他反复强调:世界的钨矿储藏量,中国数第一;中国的钨矿储藏量,又是江西省第一;江西的钨矿储藏量,赣南占第一;赣南的钨矿储藏量是大余数第一。这里可称“世界钨都”……从此,“世界钨都”不径而走。“世界钨都”的荣耀业绩,与大余梅岭的千年灿烂历史,将永载史册!

作者简介:吴元龙,来自世界钨都发祥地之一江西大余县下垄钨矿,《下垄印象》诉说守望下垄六十年的心声和故事。QQ498795058;微信号:www1956tls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