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开国元勋——粟裕大将

时间:2017-04-17   作者:孤狼 录入:孤狼  浏览量:923 下载 入选文集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上完早班,脑海里总是徘徊着一个名字――粟裕将军。

    这是我之前一次看二战名将的时候,看到的一个名字――粟裕,因为书上的大部分将领我都知道,像:贺龙、林彪、彭德怀、刘伯承、朱德等等,包括一些外国名将,像:朱可夫、伏龙芝、麦克阿瑟、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乔治巴顿、沙漠之狐隆美尔等等,一些稍微有点二战爱好的人都能认出来的名字,唯独“粟裕”二字,我有点陌生。现在想想也挺惭愧的,外国的将军我都知道,巨然,不了解我们自己国家的英雄。

    于是,我买了一本《粟裕大将》的书,认真的了解一下这位将领。

    粟裕将军(1907~1984),湖南会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之首,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等等。这些都是百度上对将军的简介。

    我认为太过于片面。当然,也不能怪百度,它只起个简介的作用。要想深入了解一代名将的话,还是要充分挖掘历史。在我看了一些近代历史和二战风云的书以后,对粟裕将军有了更深的了解,解放战争中有南林彪、北粟裕的说法,由他指挥领导战役,有点年纪的人基本都耳熟能详,像我们初中历史肯本里学的,苏中战役、车桥战役、孟良崮战役和解放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等等,都是让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奇迹,而且粟裕将军的战术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案例,像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全奸老蒋的王牌部队,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整编74师,击毙74师师长,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张灵甫等等,都是可以载入军事教科书的成功军事案例。

     古代《孙子兵法》是这么描写战争的最高境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而粟裕将军的作战中有一个最高境界——“以战养战”,然而以战养战在冷兵器时代就已经非常难得,更何况在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十分高的条件下。但开国大将粟裕,在现代作战大兵团的情况下却做到了以战养战,其中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有苏中、宿北、鲁南以及孟良崮等一系列的战役。
    有的人不了解什么是“以战养战”,我个人认为能做到以战养战的军事将领,必定是世界顶尖级的名将,因为这对将领的指挥领导能力和军事素养以及自身的坚定意志和个人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以战养战,首先你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兵源补充,没有友军支援。并且在每次战斗中要尽最大的可能保住兵力,战胜敌人,然后从敌人的身上获取粮食、弹药和衣物。即使是世界名将能做到这几点的也寥寥无几。
   1961年,英国著名将领蒙哥马利元帅,来中国军事访问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谈起开国将领时,毛主席说到“粟裕是我军最会打仗的战友”。由此可见主席对粟裕将军的卓越功勋的高度肯定。粟裕将军戎马一生,他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著名军事家、战略家粟裕身经百战。在他夫人楚青的印象里,“除了排长,军中从班长到总参谋长几乎所有军职粟裕都担任过,他是一个完全依靠战绩战功,从基层点滴成长起来的开国将领。
    将军的军旅生涯和战术指挥艺术用这样一段话概括最合适不过,“一心为民,两让司令,三让元帅,四过长江,五人总前委之一,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将之首”。
    陈毅元帅曾手书赠一联:“食少事繁诸葛公,轻袭缓带羊叔子”,赞扬粟裕将军。
    粟裕将军的为人更是低调,《名将粟裕真闻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形容粟老总的为人:时任华东野战军代总司令的粟裕,去医院看望生病住院的夫人楚青时,由于去的太早医院没有开门,门卫不认识粟裕,就让他在门外等候。粟老总就坐在医院门外的台阶上等到医院开门才进去的”。
    很难想象一个统兵数十万的方面军最高统帅,在自己战区的后勤医院看望自己的夫人,还能做到这样。难怪老百姓歌颂他“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还有解放后在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时期,他提出的一人多用,给领导配备的司机要身兼数职节省人力,政府工作人员一切从简等等,一系列在今天都是主抓任务的提议。。。。。。
    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将与世长辞,法医在他的头颅里发现了三枚陪伴了他54年的弹片。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将军的骨灰撒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要和他的战友一起长眠在他们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上。
     战争是残酷的,祈祷和平永驻,像粟裕将军这样的军事奇才不要出现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了。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平凡的世界》后感 下一篇:懂得坚持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