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生日
母亲生日是在农历10月14,但在我的记忆中,却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在我们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28口人中,母亲把孩子们的生日记的十分准确。我们小的时候,尽管生活十分艰难,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在过生日的时候给我们改善一下生活。后来我们长大出门在外了,每到有谁过生日时,母亲总是要想办法提醒一下,或打电话通知,或捎话告诉,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已愈天命的长子。唯有她自己的生日却老是忘记。母亲年轻的时候,家里孩子多,家务事也多。虽说在农村过了八月秋收,队里的事不多了,但家里却正是最忙活的时候,要窖存土豆、要淹咸菜、晒干菜准备一家人过冬的食物,所以过生日也就搁在脑后忘了。到了后来,孩子们都大了,大一个走一个,家里就只有老俩口了,也就不当回事了。而我们这些当儿女的,也只顾自己的事,没有把给自己老妈过生日的事放在心上,也从没有给自己的老母亲过过一个生日。现在看来,真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失误。
我母亲是我老爷家的掌上明珠,我老爷是一个殷实的小财主,因而我妈的童年是衣食不愁。可到了我们家后却生活得十分艰辛,一来是老家孤单守寡的奶奶也没有什么可以补贴的积蓄,二来由于我们家人多,连奶奶共8口人,而且村里工分也不高,爸爸虽说挣的36块钱,除了上交队里换口粮外,家里也就所剩无几了。就是这种家境,在我妈的精心操持下,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不但供养我们弟兄几个全都上学到高中、中专毕业,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从来都没有断过顿,我们也从来没有穿过烂衣破裳。如果有下乡干部吃派饭或者是有客人到家,还能端上白面揪片、油炸糕之类我们认为是最好的饭来待客。这在当时的村里确实是一个奇迹,引起了村里好多人的羡慕。当我看到一块的小伙伴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或者是夏天衣不包腚、冬天棉裤流油(棉花外露),而我们兄弟几人则一日三餐衣着整齐,还真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当然母亲的辛苦劳累也只有我们知道。每天的晚上,我们都睡了,母亲盘腿坐在后炕,照着小煤油灯,把我们弟兄们脱下的衣服、袜子挨个地检查一遍,有烂的地方要用布补起来。有好多次,我在半夜醒来,看到妈妈还头顶着小煤油灯在补袜子。为了省煤油,也为了不影响我们睡觉,她把灯头拧的只有香火头大,她的头靠在油灯前,一针一针地缝着。由于离灯太近,她的鼻空被煤油烟熏成了黑的,有好几次还把头发烧了。
我们家是“四属户”,父亲每月36块钱的收入,必须要交给队里来换取工分,不然的话,全家就没有粮食吃。但交一块钱只记10分工,10分工算下来只有4毛钱。这样的话,我们家8口人的口粮钱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没办法只好是进入村里的“缺粮户”行列了。几年下来,欠下村里近3000多块钱的口粮款。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村里的好心人也常劝说我妈,不要让孩子们念书了,赶紧回村挣工分吧,欠下村里这么多的钱,不要说一辈子都还不清,就是孩子们大了连个媳妇也说不上。母亲嘴里笑着不答话,但在心里却拿定主意让我们念书。也正是母亲的这一咬牙坚持,才使我们兄妹五人顺利上到了高中、中专。到了八十年代未,我们都参加了工作,爸爸也增加了工资。那时村里的地分到了个人,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了。但我母亲却一直记着还村里的口粮款的事,硬是省吃俭用从自己嘴里攒下了3000多块,到队里把钱还上。不但亲自拿到了收据,而且还让会计在往来帐上记清楚,我们家是一分不欠。会计看到这样劝她不要较真了,现在没有集体了,别人谁也不交钱,你也不用交了。可我妈却认真地说,我们家在困难的时候是集体养活了我们全家,我们不能做那忘恩负义的事。会计无可奈何地收了钱,苦笑着说:你真是一个要强的人。我们兄妹五人都在外面做事,虽说工作行业不同,住得也有近有远,但母亲从不因为自己的事让我们操心。回到家里,她对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要努力工作,不要让领导和同事们看不起。不要拿公家的东西,踏踏实实地挣自己的工资就行了。由于年轻时过分的劳累伤着了身体,近几年来母亲的眼睛有轻微的白内瘴,腿关节也有点肿,上下楼不好使了,但也从没有因为这些耽误过我们的工作。
多年来,我们家一直保持着过节大团聚的传统,每到中秋和春节,凡不在单位值班的都要聚在一起过节。而且大部分的时候是在母亲家里,由于形成了习惯,每年一进腊月老爸和母亲就动手准备过年的吃食。腊月二十三一过,就把我们住的家收拾干净,烧火温炕等待我们回来。让我最不能感动的是今年的春节,虽说在太原是住在楼上,老俩口还是提前收拾好过节的东西,等我们回去。今年有了小倪猴,我们是四世同堂,所以两位老人格外高兴,一连几天为我们安排饭菜。尽管我们是大家动手,但作为总指挥的老母亲,一日三餐取调料、拿吃的跑来跑去忙个不停。一天下来,我们都有点腿酸了,但本来就腿脚不便的老母亲却硬是顶了下来。
我是1972年就离家就学,也离开了妈妈,之后一直在外面漂泊。但是,几十年来却保持着一个习惯,只要是跨进院里大门就放大嗓门地喊一声“妈妈”。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家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脸上挂着常见的微笑,边答应边快步出来迎接我。而我,每当看到老母亲出来时,这颗外面奔波紧张的心一下就实了下来,顿时有了一种温暖的享受,有了一种踏实的依靠。坐在母亲温暖的炕头上,吃着家常便饭,拉着村里那些鸡毛蒜皮的闲事,让我回到了童年的幸福之中。虽说我也进入了知天命的年纪,如今也是儿女成群当了姥爷的人了,但这种情景却始终是我最渴望的享受。
再过两个月,母亲就是76岁了。虽说身体有点小毛病,但总的来说还算硬朗。出来买菜自己算帐,口算的速度有时比卖菜的还快。家里的事自己动手,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老人有个好身体,这是我们做儿女的福气。俗话说:好人有好报。老母亲是村里公认的好人,愿她老人家鹤寿延年,长命丰岁,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是我们的祝福,也是我们的祈盼。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2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