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
——《水浒传》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该书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农民起义的故事。宋江、吴用等108位英雄好汉,因为不同的原因到梁山落草,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最后被朝廷诏安,四处征战,损兵折将,只剩下27人。头领宋江被朝廷赐毒御酒而死,其余的梁山好汉虽被封官,却天各一方,有些人病死如林冲等,有些人和宋江同死如李逵,有些人悬梁自尽如吴用、花荣,有些人出家如武松、鲁智深、公孙胜,这支队伍以失败而告终。在梁山好汉中,只有几个人命运不错,如萧让、金大坚、安道全、皇甫端、乐和,留在京师录用。燕青、阮小七回到家乡,李俊到外国,后作暹罗(即今天泰国)国王。水浒英雄们上梁山落草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他们的命运也不一样,除了少数人有一技之长之外,与他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几个主要人物分析之。
一、林冲:从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最好体现者
林冲,是第一个到梁山落草的英雄,他从一个逆来顺受的下级军官到奋起反抗的英雄,在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痛苦之后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杀死了迫害自己的仇人,杀出一条血路,走上梁山落草为寇,切实地诠释了“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这句话。
林冲是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抢棒教头,他作为一名中下级军官,月月有俸禄,过着小康生活,说不上富裕,却也吃喝不愁,应该属于中产阶级吧。按说他不会有什么磨难,可是有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不会想到日后一连串的大祸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只因一年春天,他带着貌美的妻子到庙上烧香还愿,高俅的义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正要调戏,幸好他及时赶到,高衙内见势不妙,慌忙逃走。高衙内回到家中茶饭不思,犯了相思病。高衙内手下一个帮闲,也是一个小人富安,给高衙内献计,将林娘子骗入陆谦府内,欲行不轨,幸亏林冲赶到,救了娘子。接着就是诱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野猪林险些被害,多亏鲁智深搭救。到了牢城营,还梦想着在此能逃灾避难,可是魔抓又向他伸来,火烧草料场,欲置于死。林冲忍无可忍,这才挺身而起,手刃寇仇,反上梁山。在这段复杂的经历里,林冲最初是忍气吞声,想从妥协中找到“挣扎着回来”的机会,但他毕竟不是可怜虫,而是忍辱的英雄。林冲在上梁山以后,在与官军的历次战斗中表现最积极,最勇敢,每次战斗,他总是冲在前面。他立功最多,对朝廷最痛恨,特别是几次高俅亲率大军征讨时,他恨不能到敌营中亲手杀了这个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狗官。但是,林冲还是未能摆脱被招安的命运,整日抑郁,最终在征方腊时瘫痪而死。
从林冲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忍”。他在几次被人迫害、陷害时,都忍了,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保住他的饭碗,他的家庭。他的理想,就是不求升官发财,只求安安稳稳的过太平日子。但是他太天真了,在那个是非颠倒、小人当道的黑暗社会里,像林冲这样的正人君子是不可能有好前景的,能有晚饭吃就不错了。善良没有错,在那个黑暗的社会,善良就是一种错误。林冲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得不敬着高俅,他不敢得罪高俅。
因此,当高衙内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他的妻子的时候,他刚要打,当看见是高衙内时,就把拳头放下了。他怕的不是高衙内,而是高衙内的爹——高俅,说白了,就是高俅手中的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怕官,就怕管”他想到,如果我一拳打下去,若是打伤了他,高太尉岂能饶恕于我,这可如何是好?为了保住他的家庭,林冲忍了,而且他在后来遭遇一场又一场大祸时,他都忍了。即使在野猪林,鲁智深要杀了那两个解差董超薛霸时,他只说是“高太尉和陆虞侯分付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杀他两个,也是冤屈。”林冲到了沧州牢城营,也是一忍再忍。他面对刁难他的差拨,值得赔笑,给了差拨无两银子和柴进的信,差拨马上态度大变,让他只做些轻活。
当林冲故交李小二口中得知陆谦、富安来到沧州,再也忍无可忍,骂到:“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缠着我,只教骨肉为泥!”他找了几天,没有找着二人,也不再找了。直到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只因草屋被雪压垮,只好来到山神庙避雪,看见陆谦、富安、差拨三人,听他们谈话,得知实情,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打开庙门,冲出去,杀死三人。林冲雪夜上梁山,走上了反抗之路。至此,林冲已从当初那个逆来顺受的林冲,彻底觉醒了,他已经看透了这个黑暗的社会、黑暗的朝廷,积压在他心里的怒火一下子爆发了出来,用尖枪杀死了自己的仇人。他蜕变了,成了敢于反抗的新林冲。
二、鲁智深:嫉恶如仇的血性汉子,“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梁山英雄中,鲁智深的性格最为血性。他对那个黑暗社会的本质看得最清,对社会上的不平之事最为痛恨,恨不能将社会中的贪官污吏赶尽杀绝。他的性格特点可以总结成一句话“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鲁智深原叫鲁达,在渭州经略府上做提辖官。他没有妻室,“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过的逍遥自在。一日,与史进、李忠饮酒时,听见哭声,便问个究竟。当金氏父女哭诉镇关西的暴行时,他说到:“呸!俺只道哪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他便要去打死那个泼才,被史进、李忠劝住。第二天,他安顿好了金氏父女之后,到街上以“买肉”为名,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鲁达打死了人,逃们在外,来到雁门县,巧遇金老儿。金老将他介绍给赵员外,便让赵员外帮鲁达躲避一时。赵员外因在街上看见官差,就让鲁达到五台山出家,并给好友智真长老写信。
鲁达到了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法名智深。鲁智深自由散漫惯了,哪受得了这些清规戒律?他多次犯戒,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没有办法,只得将他介绍给师弟东京大相国寺主持智清禅师。在到东京的路上,遇到小霸王强娶刘太公的独生女儿,他大闹桃花村,救了刘太公之女。瓦罐寺那伙道士为非作恶,又拼杀了他们。他后来听说林冲娘子受了高衙内的欺辱,林冲还“不怕官,只怕管”,他说“怕他甚鸟?”终于大闹野猪林,到二龙山落草了。
鲁智深和林冲不同,他没有受人迫害,是因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走上反抗道路的。他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十分了解,对社会的黑暗也十分清楚。如果他像林冲那样遭受迫害,是不会忍气吞声的。既使他有家室,如果高衙内调戏他的娘子,他也会教训高衙内的,至少会打伤他。如果富安知道是鲁智深打上了高衙内,就不敢陷害他了。因为他知道鲁智深是个“刺头”,不好惹。正因为富安知道林冲是个好人,他太了解林冲了,知道林冲逆来顺受的性格,他才敢下毒手陷害林冲。话又说回来,如果高衙内看见来人是鲁智深,也不敢造次,只得乖乖的回家。在那个社会,像林冲那样的好人是很难立足的,而像鲁智深这样的人却很吃得开,因为他“横”。俗话说“狠得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鲁智深天不怕地不怕,高衙内、富安能如之奈何?相反,他们只能捏林冲这个“软柿子”。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鲁智深的性格倒有几分优势,大家都知道他是“刺头”,谁敢惹他?因此,在当时的社会,有两种人最吃香,一种是“坏”,如高俅、蔡京、童贯等,欺上瞒下,当皇帝的奴才,一种是“横”什么也不怕,像鲁智深等。他的性格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能赖以生存,即使在上梁山以后,宋江都让他三分,他立了一些战功,最后在杭州六和寺坐化。
三、武松:病态社会的悲情英雄
武松生不逢时,生在乱世,那是一个黑暗的社会,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官吏腐败,人民被逼无奈,不得不反。那也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政府腐败导致了社会的病态,病态的社会自然会产生病态的人。在那个社会,倚强凌弱成为一种常态,强者欺负弱者,弱者欺负更弱者,已是普遍现象。像武松的哥哥武大那样的弱者只能受气,他不敢也无力反抗。
武松走上反抗道路不是官府逼的,是社会逼的,是社会中病态的人逼的。邻居王婆就是那样的人,她为了从西门庆手里讹几两银子,给西门庆献了一计,名曰“十风光”。她设局让潘金莲和西门庆见面,从此以后,二人如干柴遇见了烈火,厮混在一起。狠毒的王婆子让潘金莲毒死武大,并编了一套谎话教给潘金莲。武松从东京回来后,得知真相,便告官,告官不成,就在家中自审此案。潘金莲说了之后,他手起刀落,将其人头砍下此后又在狮子楼斗杀西门庆、被发配,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后到二龙山落草,最后上梁山。武松和鲁智深不同,在哥哥死后,并不急于报仇,而是调查哥哥的真正死因。他详细问了团练何九叔哥哥死亡前后的经过,又从郓哥口中知道了嫂子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之事。了解清楚之后,找人写状子告官。县令收了西门庆的银子,自然替西门庆说话,当然不会向着武松。武松没法,只好自审此案。他叫上两个军士,把邻居都请来,摆了一桌酒席,把王婆也叫来。在武松的逼问下,潘金莲说了实话。从前后的经过来看,武松不是鲁莽之人,而是有勇有谋。他觉得哥哥武大死的蹊跷,猜到可能是嫂子潘氏所为,但他并没有冲动,而是找到何九叔详细问了情况。他知道,只要有证据,就不怕告不倒对方。他一开始并不想杀嫂,他寄希望于官府,希望知县大人能替自己伸冤、希望官府惩治嫂子。他是理智的,只是由于县令和西门庆是穿一条裤子的人,他迫不得已才自己审案。审案时他让军士看着这些人,锁门。他让人记录,写好状纸,来到县衙,知县看完状纸,唏嘘不已,念武松是个英雄,免去死罪,发配孟州。武松在孟州牢城营,出于义气,醉打蒋门神,复夺快活林,后被张都监所骗,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
从武松的经历可以看出,武松在遭受不幸时,并不急于报仇,而是找证据,在找齐证据之后报官,官府不管,这才奋起反抗。他面对不幸,选择智取,既不像鲁智深、李逵那样鲁莽,也不像林冲那样忍气吞声,他反抗但遵守法律,他杀嫂时扯住潘金莲的衣服,就是因为宋朝法律规定,斗杀时死人不偿命。武松上梁山以后,对招安是持反对态度的,最后虽断臂,但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活到八十岁病死。
四、宋江:从郓城小吏到梁山头领,是愚忠的践行者
宋江虽为郓城小吏,却因仗义疏财,早已名声在外,很多绿林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一提宋江二字,无人不挑大指称赞。以致于后来宋江几次被害险些丧命,当他说出自己的名字时,那些人不由分说纳头便拜,口称“哥哥到此,小弟有眼不识泰山”,请宋江上坐,接着便吩咐妻子或下人做饭,好酒好菜招待。宋江不仅没被害,反而成了上宾。这一反一正的境遇,不禁让人感到奇怪,一个郓城县区区小吏,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以至知道是宋江之后就纳头便拜呢?这也不奇怪,绿林人最讲的是什么?就是“义”字。江湖人最讲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宋江最讲义气,他们自然会如此尊敬他,爱戴他,宋江上梁山以后自然会被推举为第一头领。
宋江上梁山和林冲、武松不同,他没有被官府迫害,只因晁盖给他写的信被小妾阎婆惜发现,他去要,阎婆惜就是不给,他无奈杀了阎婆惜。宋江杀了阎婆惜,被发配江州,因在浔阳楼题反诗,不得已到梁山入伙。到梁山后,他很快取代晁盖,坐上第一把交椅。宋江当上大头领以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和优秀的组织能力,在军师吴用的协助下,多次击退官军的“围剿”,攻城夺县,让朝廷十分头疼。朝廷最后派宿太尉前去招安,宋江等一百单八将接受招安。这正是宋江想要的结果。宋江是忠于朝廷的,他起义,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他觉得自己是有罪之人,不得已而上梁山,和朝廷作对,如果有一天朝廷能开恩,招安,将功折罪,是最好的结果。他和江南方腊不同,方腊起义是为了推翻朝廷,改朝换代。宋江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在他们看来,皇帝是好皇帝,社会的黑暗是那些贪官造成的。他们太天真了,岂不知贪官是皇帝养起来的,皇帝重用他们,他们才如此得势,背靠皇帝“这棵大树”好乘凉。有一天皇帝被金人掳走了,他们也树倒猢狲散,自谋生路。
宋江是忠于朝廷的,但他的忠是愚忠。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招安后,他虽然也封官,却被高俅、蔡京派来的天使官赐毒御酒而死。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3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