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又是一年三月三

时间:2018-05-02   作者:夷陵老彭 录入:夷陵老彭  浏览量:781 下载 入选文集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一曲苏红的经典老歌在耳边回响。

    1 

    农历三月,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大地彻底醒了,绿叶蘸着露珠,泛着光,显得盎然。经过一个秋冬的孕育,这心仪的绿和光,从田间氤氲到山腰到山顶。

    童年的三月,做梦的三月。当褪去棉袄,放开一切羁绊,带着轻松和向往,向大自然奔去,于是,我们和茅毡就有了亲密的接触,我的童年就有了春意。

    茅毡和少年一样,总是昂扬个头,恣意向上,奔跑无边。

    其实茅毡就是丝茅草,当丝茅草怀春时,茅毡也在孕育了。当大地襁褓用季节的温度哺育,茅毡就迫不急待地从泥土中钻了出来,它的钻出,并不带来护佐的草叶。只见茅毡直挺挺向上伸着,像一根织毛衣的竹扦,顶端是尖的,尖上生有一片小小的叶子,像一小旗杆上挂了一面小旗子。当茅毡长到拃把长(4-5寸)时,它的身材略显富态,腆着个肚子。颜色也与其它春草显得不同,绿中带有紫红。这个时节大约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三月三,抽茅毡”,我们就大声喊出来。

    田埂上的毛毡最鲜、最嫩、最壮、也最显眼,成了我们抽茅毡的首选之地。因为头年秋天勤劳的父辈们把丝茅草都割下了,做成了草夹子,用来盖猪圈防雨,用来搭棚子,所以整理后的田埂,茅毡长得欢,也便于采撷。我们放学后,走在乡间的田埂上,一边打猪草,一边抽茅毡。有时也专门抽茅毡。通常是用右手去抽茅毡,瞄准一棵饱满的,用拇指和食指夹紧,但又不致以伤害的力度,轻轻一拔,“卟噔”一声,茅毡就抽出来了,交给左手,不一会儿,就可以抽一大把,用橡皮筋扎起来。

    分享茅毡的喜悦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拿一根茅毡,剥开外层的绿皮,就露出了银白色的、毛绒绒的芯,放入口中咀嚼,软软的、柔柔的,缠绕着青草味的香和生津的甜。我想这就是童年的一种美味了。如果不解馋,我们就会一次性地剥出很多芯条,把银白色的芯条盘成一层层圆圈,拍成粑粑,一把喂进嘴里,那才叫一个爽。当然,拿到学校与同学们共享成果也是一种骄傲。实际上,童年时期也没有什么零食,用茅毡来充饥和来满足口欲是常见的事情,但现在离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了。城市的少年更不知道什么是茅毡了。

    三月三,是抽茅毡的最佳时期,早了,茅毡没有成熟,内容是空的。迟了,茅毡就变老了,少了那种鲜嫩,吃起来木渣渣的,味同嚼蜡。再后来,茅毡就吐出粉白色的花絮了。随着一天天长大,花絮像一把小刷子弯着个头,风一吹,左右摇摆,调皮的男同学扯来一些,用毛绒绒的小刷子去搔女同学的脖子和发际,由此引来女同学的花拳绣腿。茅毡原来就是丝茅草尚未吐出的花蕾,草还未长出,却先伸出花苞。

“三月三抽茅毡,茅毡香茅毡甜,看着大人去种田”。抽茅毡的季节,春耕的季节。家燕呢喃,白鹭翻飞,父亲的一声吆喝,那黄牛就拖着铁犁向前奔去,犁耙水响,犁出了一圈一圈的图画,就像一圈一圈的茅毡粑粑。 

    2 

    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这个在老家农村的习俗和食俗,已经传播到城市里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天,农村大爹大妈就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地米菜,一元一把”,“土鸡蛋,一元一个”。年轻的城市新生代还真不认识地米菜,更不知道地米菜煮鸡蛋。带着好奇围着大爹大妈问这问那。

    地米菜,学名叫荠菜。别看它长在地上不起眼,一般人把它当野菜看,可是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多用诗词咏赞呢!《诗经》中有“其甘如荠”之说,说明荠菜花是甘甜的。《楚辞》 中“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苣幽而独芳”,把屈原的“苦荼和甜荠不在一块田里生长”的处世心志表达无疑。也说明在2200多年前宜昌人就吃地米菜了。辛弃疾一首“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最美诗,表达荠菜并不像野菜那样简单,它代表着故乡的春天。苏轼的“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地米菜还是一大美味。

    “地米菜煮鸡蛋”,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三国时期,名医华佗采药时,忽遇大雨,他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见老者患头晕症,痛苦不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荠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吃蛋三枚后,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而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正是农历三月初三。这就是宜昌人每年三月三,用地米菜煮鸡蛋男女老幼都要吃的原由。

    地米菜确具有明目清火、利肝健胃等功效,被誉为“菜中甘草”。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地菜煎煮,可使蛋味更加鲜美。 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八角,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煮鸡蛋的地米菜水洒在房前屋后,还可预防春瘟。

    城里人踏青已成为一种时尚,地米菜也为广大市民所认识。一时间,用地米菜做馅包饺子也成了餐桌上的佼佼者。

    3 

    清晨,当母亲割来青青的香蒿,准备做蒿子粑粑时,我知道三月三到了。三月三吃蒿子粑粑就像正月十五吃元宵一样,成了童年难忘的美好记忆。

蒿子,也叫艾蒿,不是所有的蒿子都能做蒿子粑粑的。母亲采割的是一种正面深绿的、背面白色的,闻起来有股特殊的清香味。母亲说,这种蒿子叫香蒿。后来我也知道还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这些长在野外的一抹绿色,给春天带来了生机和希望。那青蒿不就是屠呦呦发明的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亲本么!

    做蒿子粑粑很讲究,主要成分除蒿子叶外,还有糯米粉、腊肉、盐等。处理蒿叶是关键一环,蒿叶要选择鲜嫩的蒿叶尖,洗净,用开水焯一下,以去除苦味,然后用冷水冲凉。母亲说,冲走一些深色的蒿汁和绒毛后,做出来的粑粑不会太黑。冲凉晾干后,把蒿叶切碎,做粑粑的蒿子食材就准备好了。腊肉的处理和做元宵馅一样,切成肉丁炒个七八成熟待用。最后就是蒿叶与糯米粉、腊肉丁及少许盐用温水拌和了,蒿叶与糯米粉、腊肉丁的比例应掌握好,蒿叶不易多,三成就够了。一边拌和一边捏成圆形或扁形的粑粑。

    蒿子粑粑可炸可蒸可煎可炕,不管哪种做法,都清香酥软,味鲜色美,回味无穷。一般蒿子粑粑不加其它佐料,吃的就是一种特殊的蒿香味,品的就是一种悠长的风味史。

    每年三月三,家乡做蒿子粑粑,吃蒿子粑粑已成为一种态度和仪式。母亲说,多吃点,吃了蒿子粑粑就“巴魂”了。祖母说,多吃点,吃了蒿子粑粑不掉“魂”。小时候我听不懂母亲和祖母的话,问为什么?母亲说,小孩子不多嘴,这也是我的母亲说的,是母亲的母亲传下来的。

    原来,据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晚上,阴间热闹非凡,披红挂绿,张灯结彩,披着华丽衣裳的“鬼魂”,玩狮子、踩高跷、唱傩戏、舞龙灯,好似与人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比一比。人间的魂魄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去鬼市游玩。有的喝酒听曲,有的观灯看戏,待到雄鸡报晓鬼魂收市时,一些乐而忘返的游魂就被阎王收留在阴间了。因此,农历三月初三,人间被称为“鬼节”。

    小孩最贪玩,最易失魂落魄。为保平安,每当“鬼节”到来之时,人们纷纷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浓烈的香火,直冲莲花座上的观音菩萨,观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们烧香的原委。一天晚上,观音托梦给一位老奶奶:“我是南海观音菩萨,知道人间有难,特来拯救你们。赠你蒿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可以巴魂,三月初三保管无恙。”老奶奶醒来,发现手里果然拿着一珠青茸茸的蒿草,于是赶紧把观音托梦赠蒿的事告诉乡亲,大家听后忙去地里采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说也奇怪,凡是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过了“鬼节”。

传说毕竟是传说,“鬼节”已渐行渐远。但蒿子粑粑永远地流传下来,还是那个味道。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