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知青生活散记

时间:2018-06-05   作者:山峰 录入:山峰 文集:一杯清茶 浏览量:812 下载 入选文集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美好的黄金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最难忘的回忆;我的黄金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我的最难忘的回忆也是从那段经历开始的;每当我回忆起刚插队时的情景,总是会想起那的天,那的地,那的水,那的人,想起那段既苦又乐的艰难岁月.....。

  我们下乡的地方叫两棵树大队,是盘锦垦区(现在是盘锦市)新兴农场(现在是新兴乡)的一个大自然村。两棵树其实村里的树不只是两棵,而是有很多,村西头还有一片新栽的小树林。青年点后来就建在那里。村外道路两旁的大下水沟里面长满了芦苇,水中有鱼儿在游来游去。

      听说,最早这地方只有两棵树,由此而得名,至于最早的那两棵树是否还在,谁也说不清楚了。

  刚去插队的时候我们最难过的一关是喝水,那不能称之为“水”,而应该叫什么“汤”。

  刚到的那夜,村里面停电,我渴了一天,不管三七二十一舀起一瓢水就喝,虽然没有觉出来什么异味,可是也觉得不太对劲,没敢再喝。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就抢着为房东担水,想好好地表现一下,我担着水桶经人指点来到了水塘,这其实就是一个大水泡子,鸭子,大白鹅悠闲地游戈在水面上,一头黄牛也在水泡子对面将嘴埋在水里喝水;水很深,里面有很多活物,表面还有一层绿苔。陆续又来了两个农工很从容地打水,他们先拿出来一个水瓢轻轻地荡开水面上的绿苔,然后往桶里面舀水,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打满一担水挑回来倒入水缸中,但是,我暗自发誓;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再喝这水塘里的水了,忍了几天实在受不了了,我们便买来纱布做成网,套在水缸上面,每次担回来的水先过滤一遍,然后再放一点白矾使水澄清一下再用。

  有一次,我们在新建的新兴排灌站工地发现;抽水机从地下抽出来的水又清又蓝一米多深的水池一眼便可以看到底,不禁大喜,纷纷抢着用手捧起来喝,我刚喝一口立刻吐了出来,这是什么水啊呀?又咸,又苦,又涩难受死了,我们的狼狈像把周围的民工都逗乐了。他们告诉我们:这里是退海之地,抽上来的水都是海水性质,不能喝。而水塘里的水是从辽河里抽上来的,水虽然浑一些,但却是甜水,人和牲畜全都得喝这里的水,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吃水的状况,后来,青年点建立以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了两口学生自己用的甜水井。

  盘锦这地方,风特别大,而且刮的时间也长,刮在嘴里都是咸咸的味,大家风趣的说;“这里的风一年才刮两次,一次六个月”。

  这里的地都是盐碱地,平时地又软又平,上下工走在路上还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可是,一下雨我们就都不会玩了。这路变得又稀又滑,每次下雨收工回家的路上男生女生一个个都得滑上几个跟头,任你怎么走得战战兢兢,前面的人一滑你也得跟着栽跟头,跟头把式的,弄的满身泥,这付狼狈像引得大家笑声不断,叫声不断,老农们也笑我们;“这些城里的学生,一下雨就不会走路了”。

  转眼,天晴了。摔了一身泥的衣服,被风一吹,干了,一搓就掉了。连点痕迹都没有,难怪老队长说:“妈了个巴子的,泥姓赵,干就掉!”。

  刚下乡那会,我们吃不饱,也没有什么菜,一锅白菜连点油花也少见,我们便编成吃饭班,每个班男生女生搭配着编在一起,吃饭时候男生就可以多吃一点,当然,干活的时候男生也得帮助女生多干一些,互相帮助吧。

  那时候我们最盼的就是改善生活了,逢年过节我们各个吃饭班都派出各自的高手去伙房领东西;伙房根据每个班或者屋的人数分发白面,猪肉,油,菜什么的,这时候各个高手们便各显其能,或者软磨硬泡多要一些,或者手疾眼快顺手牵羊偷一些,得手后赶快就溜之乎也,于是,伙房里的油啊,菜啊什么的总要丢一些,而哪些得手后的“英雄”们回到吃饭班里不免吹吹乎乎地把偷来的东西肉啊菜啊什么的一样一样掏出来,于是,一声令下,全班立刻分头行动,有的把锹把锯成几段做擀面杖,然后,找一块破玻璃把锹把上的油漆污渍刮掉,一会便做成擀面杖了。

  这时候最神气的是那些有点做饭经验的女生了,她们主妇般的切菜,合面,拌馅,同时,大声地分派着男生这个去担水,那个去烧火抱柴;我不会包饺子可这时也充当内行跟她们忙乎,结果,我包出来的饺子 ,细长,被她们嘲笑为“巡洋舰”,我者得意的说:“不管是我的巡洋舰还是你们包的饺子 一下水,吃到肚子里都是一个味” 。闹闹 哄哄地引得房东都羡慕起我们集体生活的乐趣了。

        青年点时候的日子是即艰难又快乐的;艰难是因为我们十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是,却吃不饱,干活又累,尤其是我们男生,睡觉也是一关,夏天,在青年点晚上没有蚊帐简直就没法睡觉,盘锦那个地方苇塘多,蚊子,小咬,满天飞,炕上还有臭虫,跳蚤,我们把臭虫叫坦克,跳蚤叫伞兵,蚊子叫飞机,实在被咬的受不了有的男生就爬房顶上去睡,我也在房顶上睡过。

      说是快乐,是因为我们那时候都年轻,晚上收工回来,吃完饭,就忘记疲劳了,唱歌的,玩扑克的,到各个屋串门的,也各有乐趣。

         说是知青生活难忘,是因为我们都付出了自己的血汗,青春,我们几乎参加了盘锦基本建设的所有大会战,南河沿大会战,清水河大会战,修沟海铁路大会战,参加过堵辽河大会战,可以说;没有知识青年的贡献,就没有盘锦的今天。

  如今,五十年过去了。当年我们修的路旁小树已长得高大挺拔,当年一起干活的伙伴们也都当上了爷爷奶奶了。有些人已经做古了。而我们当年的知青也都已是退休了。每天带带孙子,孙女或者去公园锻炼,走走步,闲情之余跳跳街舞,总之也没有了太多的烦恼。

       的知青生活并不像那些文学作品,或者电影里面描写的那样充满了悲情,压抑,怨恨,互相之间充满了争斗。从来不是那样的,我们只是把下乡当做了中国发展建设中的一个过程,一种经历,而且是一种绝无仅有的值得我们骄傲的经历。无论谁只要提起农村时候的知青生活,他们的眼睛都会顿时放出光芒,兴奋地诉说着,争辩着,互相打听着那里的变化,那些当年一起干活的伙伴情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最美好的青年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那时候没有迪厅,舞场,保龄球,甚至连电影也没有几部,但是,我们依然活得很充实,那段即苦又乐的插队生活将永远伴随我,引起我对青春的想往与回忆。

作者简介:贺义,共和国同龄人,笔名;山峰。68年下乡盘锦新兴农场,两棵树大队知识青年,曾任大队副主任。回城后工厂工人,段长,部门经理。 文学爱好者。在中国业余文学网发表有小说《路》前三章,散文集《一杯清茶》,及部分诗歌。

上一篇:高考 下一篇:嗯,我仍好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