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忆攀枝花

时间:2014-08-15   作者:划船的人 录入:划船老人 文集:俏夕阳 浏览量:143 下载 入选文集
    第一次去攀枝花是四十二年前的年底(当时叫渡口),新兵连就驻扎在金沙江北岸的山坡上。离金沙江三、四百米的距离,晚上夜静是能听到江水的波浪声。金沙江两岸的山坡上到处都是攀枝花树,火红火红的像晚霞,像火烧云。近处远处,层林尽染。后来改市名是否与此有关呢。

    四川是大后方,攀枝花市保险箱。当时是按三线建设的标准要求的,各大单位都用信箱代号命名。像市政府一号信箱,攀钢二号信箱,电厂、煤矿三、四号信箱等。整个市的建设都是围绕着攀钢进行的。攀钢生产的特种钢是国家的重要产品,军工、航天必不可缺

    攀枝花市沿江两岸蜿蜒数十里。它的地名很有趣,有的按地理特征起的名字,像大水井、小水井、河门口等。有的按当时情景起的名字,像烂泥塘、清香坪、格里坪等。弄弄坪火车站当时是山坡,周总理说弄弄它不就平了吗。后来建起了火车站就叫弄弄坪车站。

    当地的人非常勤劳善良,非常热情厚道。尤其是对解放军更是热情有加。听老兵讲:最初火车进了大山,当地的彝族老乡问火车拉这么多东西,这么有力气,它吃什么?有人就调侃他说它吃香蕉、橘子、甘蔗。谁知大批老乡背着挑着就把这些东西送到火车站。这即说明老乡的厚道、淳朴。也体现出当时这个地方的落后和闭塞。当地田间耕作主要靠身背肩挑,尤其妇女身背着小孩在田间劳作更为辛苦。那里尽是小块水田,在田埂上走来走去还真需要一些功夫。他们种植水稻、土豆、蔬菜。也种小麦,过了春节小麦就能收割。

    今年五月应老排长的多次邀请我们几个老战友再次来到攀枝花(老排长转业留在攀市),现在的攀枝花市与当年相比,可以用天翻地覆毫不为过。天蓝、树绿、水清。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公路宽畅,金沙江上又建了多处大桥,给两岸增加了方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晚上看攀枝花市,金沙江两岸灯火辉煌霓红灯闪烁,蔚为壮观。

    在老排长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去看曾经的团部所在地大水井,现在已是一片豪华的购物中心了,新兵连的地方早建成漂亮的住宅小区了,就连我们日夜摸爬滚打的训练场也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实验小学。老排长热心得尽地主之谊,带我们吃遍了四川小吃。我们几人落了个尝尽了口福、享尽了眼福,听尽了耳福乐不返乡。

    我时常的回忆,时常的在想,有生之年如果还有机会再去看我的第一个第二故乡。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独角戏 下一篇:冰棍儿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