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仲夏夜消暑录之“饮”事

时间:2020-07-04   作者:凉州一鸣 录入:凉州一鸣  浏览量:184 下载

    仲夏夜消暑录之“饮”事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何以解“暑”,唯有饮料。

    说起中国古代的饮料,毫不疑问,估计大家不约而同的都认为是:茶。

    两汉时期无名氏所作《上陵》:“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魏晋名士阮籍在《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有:“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可见,在最初的时候,所说的饮料是“醴泉”,一种甘甜的山泉水,茶也是到后期才出现的。

    唐代“诗魔”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宋代词人黄庭坚专门写有《满庭芳·茶》。以茶为中心,上阙极言茶之风神,下阙写邀朋呼侣集茶盛会。宋代诗人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则表达的一种品茗代酒的雅事。

    战国时期,有条件的人家夏天一般会喝掺了蜂蜜的“蜜水”。普通人家有时会用水井“冰镇”蜜水,而王侯将相之家则更是发明了“冰箱”——冰鉴,曾侯乙墓出土的铜冰鉴就是当时“冰箱”的一种。一直到三国时期,仍然有人钟爱蜜水,据说袁术临死前就想喝杯蜜水,但军中粮绝,他最后只能一声长叹,吐血而死。

    隋唐时期将饮料称为“饮子”,一般是由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的保健饮料,堪称最早的“王老吉”。当时的长安城里遍布饮子店,现调现煮,甚至还出现了类似于现在“网红店”的饮子店,号称能治“千种之疾”,门外常年排队,甚至有黄牛将其炒到“百文售一服”。而描绘宋朝繁华盛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能看到饮子店的身影。

    在中国古代,茶的地位自不必多说。在“茶圣”陆羽横空出世之前,唐朝的茶是要加入盐、花椒、大料、葱姜蒜等调料的,确切的说,应该叫“茶汤”。而陆羽制定了“煎茶”的规矩之后,茶成为了上得厅堂、也进得了寻常百姓家的重要饮料。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排名最末,却是不可或缺的。翻阅古籍,描写品茶之趣、之乐、之美、之理、之禅的有很多。

  “春风小楹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

  “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

  “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宋朝人尽管沿用了“饮子”的名字,但对饮料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于是一种名为“熟水”的饮料出现了。熟水中一般会加入一些茶或中药,让它变成治疗暑湿困脾的功能饮料,堪称“古代红牛”。而向来以爱喝酒闻名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甚至自己研发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白豆蔻熟水”,在当时应该是“美食专栏主播”级别的人物。

    据说当年蒙古人西征中亚时,带回了一种被称为“里木”的水果——柠檬。将柠檬制成果汁后,忽必烈喝了赞不绝口,甚至专门在广州设置御果园,栽植了800多棵柠檬树。忽必烈执政时期,甚至还出现过类似冰淇淋的冰制食品,但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这种“冰淇淋”除了王室之外是吃不到的。

    从元朝起,一般将果汁称为“渴水”,忽必烈最爱喝的柠檬汁就叫“里木渴水”。明朝、清朝也都将果蔬型的饮料统称为“渴水”,当时已经有林檎渴水、木瓜渴水等种类了。到了清朝的同治年间,碳酸饮料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荷兰水”,不过这种罕见的饮料一般只会出现在达官显贵们的宴席之上。

    人的母乳自古以来都是备受古代权贵们推崇的饮品。清朝的雍正皇帝更是将母乳视为一味良药,有时甚至让御医将母乳开进药方之中。雍正这个奇葩的爱好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药圣”李时珍的影响,因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过人乳可以治愈“虚损劳、虚损风语、中风不语”。

    现在的饮料,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我五岁的儿子在夏日,张口闭口要喝饮料,喜欢喝碳酸类饮料,如可乐等,也喜欢喝果蔬汁饮料,如汇源桃汁等,还喜欢喝茶类饮料,如王老吉、加多宝等,乳饮料就更不用提了,每日必喝牛奶、酸奶,有时还对功能性饮料,如红牛也跃跃欲试,  

    其实,夏日最佳饮料非白开水莫属。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