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随想
一声铃响,闹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讲一通考试须知(重复了有几百遍了),拆封、发卷,教室里仿佛刮过了一阵风,就响起了一片如同蚕吃桑叶的沙沙声和小鸡啄米的咚咚声。坐在教室里,大睁着眼睛装作认真监考的样子,脑子里却浮想联翩。
如今当教师最怕的事大概要算考试了。以前有种说法,叫作“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如今时代已经不同,该说是“考考,领导的法宝;分分,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了。因为学生的前程和教师的饭碗都系在这个考试的分数上。
更令人头痛的是监考。老教师们深有体会:宁上二堂课,不监一堂考。对教师来说,监考就和蹲禁闭差不多。不准看书看报,不准唠喀,不准随意走动,不准打瞌睡,而考场出了问题还要负责任:影响了学生答卷不行,有学生作弊你没发现也不行。总而言之,要不眨眼地盯着学生,防止他们作弊。老师和学生的对立关系在这时表现得最为突出。而且,如今的考试一率是单人单桌,双人监考,无形中增加了几倍的考试时间。每天要考7到8科,连续3到4天,每个教师要监考十几堂。所以,一场考试下来,学生头昏脑胀,老师也疲惫不堪了。
如今考试越来越严格,不仅书本之类的东西不准带入考场,就是一张白纸也不行。学生只能带书写工具。一进教室你就会看到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摆着一堆文俱,铅笔、钢笔、圆珠笔、魔笔、直尺、橡皮、圆规、打开的铅笔盒,就象战士在战斗之前摆在战壕上的枪支弹药,颇有一点“严阵以待”的气氛。答卷的时候,只有笔尖敲打桌面和磨擦纸面的声音,偶尔有个学生很很地晃晃魔笔,就象拉枪栓。教室里是一种奇怪的嘈杂和肃静。
有经验的教师知道,考试的前三十分钟是不会有学生作弊的,因为即使是学习最不好的学生也有一两道题能做出来。至少他也要流览一下卷子,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时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地做自己的卷子。到了后三十分钟才是多事之秋。这时,一些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早已挖尽了记忆中与试题有关的内容,又不准交卷,只好坐在那里难受(因为考前老师已多次强调:不到下课,趴在桌子上睡觉也不准出来——说不定此时科任老师正象督战队一样在门外看着呢)。他们没有事做,便开始琢磨用一种省力的办法来弥补自己记忆的不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斗智斗勇也就进入了白热化。
学生在考试中作弊也象商品造假一样,是随着防伪打假的加强而手段越来越高明。比如最初只是歪歪头看看别人的卷子,传传纸条,或在书桌里藏本书什么的,如今这些都无效了,因为考试时桌子要反放,而且是单桌,一前一后两个老师死死地盯着你,要做手脚是很难的,况且进考场时只准带文具,就象犯人进监狱差不多,所以改成了把小纸条藏在头发里,笔帽里,把答案写在胳膊上或文具盒里,轻易不会被发现。然而终于是魔高一尺,道高一长,最终还是没有逃过监考教师的眼睛。随着做弊事件的破获,考场的纪律越来越严格,考场上基本消灭了违纪现象——毕竟老师监考的经验要比学生作弊的经验多得多。
看着学生各种各样的表情:难受、苦恼、故作不以为意、自我嘲解地做个鬼脸,等等,有时真为他们感到可怜。为什么要来上学呢?平时上课被枯燥折磨得已经快疯了,最后还要受一次这样的煎熬。也许让他们查查字典,看看资料,讨论讨论,有些题他们是能做出来的,但这是闭卷考试,它是单纯地考查学生的记忆力的。学生就象一个个容器,平时把知识装进去,等着考试时倒出来。
平时的考试,分数高底可以改变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期中期末考试要排大榜(各级教委反复要求不能排大榜,可实际上哪个学校不排?),决定学生能不能当“三好”(所谓“三好”只是个名称,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当三好,历来如此,始终如此),也关系到家长有没有脸面;中考决定学生能不能上重点,将来能不能上大学;高考那更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而所有这些考试又同时都关系着教师的命运:评优、晋级、奖励、长工资、升迁乃至能不能端稳这个饭碗。所以平时教师和学生便用尽了一切心思,想尽了一切办法记、记、记,记住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知识点,记住试卷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题型。而在目前这种落后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又不得不事倍功半地出死力、笨力学习。为了考试,他们没有了节假日,星期天,寒暑假,一年到头悬梁刺股;为了考试,他们从早晨六点开始上课,到晚上十点才能休息;为了考试,有些学生不得不一边输液一边上课;为了考试,常见有的学生晕倒在考场;为了考试,一些学生受不了社会、家庭的压力离家出走,甚至用自杀来了却一切梦想和苦恼。
教师也把一切都压在了考试上。他们用全部的精力研究考试内容,搜索考试情报,力求使自己的学生在考试时不仅会的题一分不丢,而且不会的题也要懵出几分来,使得本来就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素质的分数变得更加不真实了。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思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呢?
在一次考试中,我看到所有的学生都在乱动,证明已经全都答完卷了,就征求学生意见说:“我现在搞一个民意测验好不好?”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齐声喊到:“好!”于是我问:“愿意考试的同学举手。”只有一个学生举了手;“愿意上课的同学举手。”有两个学生举了手;“愿意学习的同学举手。”结果也只有五名同学举手。很多学生把学习和上课等同起来,说到学习就和对上课一样反感,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成果。我又问:“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学生齐声喊道:“音乐!体育!”我的心里就更明白了。
也曾经倡导给学生“减负”,也曾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小学毕业不搞升学考试,也不断地进行考试改革,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连幼儿园都在考试,中小学的考试更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严密。
有人为我们的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夺冠而沾沾自喜,认为这是中国应试教育优越的证据;有人说连美国都在借鉴中国的基础教育,准备实行全国考试,说明我们的应试教育并不落后;也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最成功的方面便是考试,而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的教育是最不成功的。究竟是谁的观点有理?还是都可一分为二?
考试作为一种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似乎确实不可少,但为什么非要搞得这么紧张呢?
有人说家长要看考试成绩,社会要看考试成绩,但实际上最热衷于考试的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部门的领导们。因为他们离开了考试便无法衡量一个学校的工作好坏,离开了考试便无法评价一个教师的水平高低。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今教育部门的领导好当,他们只要在开学初提出一个目标,然后就去打麻将。到了期末睁开眼睛看看哪个学校的升学率高,看看哪个教师的考试分数高就行了。升学率高便一好遮百丑,考试成绩高便是优秀、能手、骨干,君不见如今衡量各类教研活动是否成功都以考试成绩是否提高作为标准吗?
国家倡导要实施素质教育,各级教委三令五申不许补课,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却阳奉阴违,仍把教学时间延长两倍三倍,这是不是觉悟问题?离开了考试,离开了分数,离开了升学率便不能对学校和教师做出公正的评价,这是不是水平问题?如此一批既无觉悟又没水平的人充斥在教育的领导岗位上,我们的教育事业怎能得到改善和发展呢?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每年有数不清的有关素质教育的论文发表或获奖,但“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说是改革考试、取消考试,可各地的考试却搞得越来越严肃,越来越复杂。就连一次普通的考试也要编排考号,单人单桌,双人监考,严格封卷钉卷,统一组织批卷核分,做成绩分析。考试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最高核心,没有了考试,教育教学几乎就无从谈起了。有的地方教委甚至喊出了要“监考不移”的口号。
纵然考试真的不能取消,改变一下方法总是可以的吧。比如增加一点开卷和面试的内容,使考试在检查学生记忆能力的同时也能检验一下学生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然,要想改变教师只会灌输,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教学局面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难道不允许查阅一下资料吗?
有几个学生大概没有什么可答的了,就玩起笔来。这是在每堂考试中都少不了的一个景观。他们把笔托在食指和中指上,用拇指一拨,笔就在手指上转好几圈,而且还不掉,接着又一圈,又一圈。我也曾私下试验过,但怎么也转不了。学生这种令我羡慕的技能一定不是老师教的,他们怎么学得这样好?
我也没有事做,就研究起学生放在书桌上铅笔盒,竟发现整个教室里没有一个是重样的,而且换一个考场看看,也是如此。我想,学生是多么需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啊。
一个班级的黑板报上是为考试新做的一期内容。上面有一幅漫画,题目是“学生与试卷之战”,画的是长着眼睛和胳膊腿的一张纸,拿着一把利剑在追一个学生,学生在逃跑;那张纸追上了学生,把剑刺进学生的后背,学生是一幅痛苦的表情。
考试完了,有个学生别出心裁,把用过的课本、练习册和作业本等等,团成一个大球,用透明胶缠起来,那到操场上当足球踢。我看着很多学生在操场上追逐,开心地踢着那个大“足球”,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
总算熬过了一堂,还要准备下一堂。这次熬过了,还要准备下一次。学生何时才能跳出这种被动学习的怪圈,而教师又何时才能真正摆脱考试的困扰呢?学生何时才能享受真正的愉快学习,而教师何时才能淋漓尽致地讲课呢?我盼着这一天,真象盼着解放一样。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1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