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难得的探索
——看《走向共和》的第一感觉
听人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引起我的兴趣,但待我想看时,电视台已播放完了,并且还听说再也不重放了,更激起我一睹为快的好奇心。于是急急从友人那里借得光碟,把看碟作为业余时间的第一要事,用最短的时间将59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流览了一遍。果然,我被吸引了。
按广告的说法,此剧是中国影视作品第一次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隆裕退位、缔造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精心刻画了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弱积贫、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浓墨重彩地勾勒了晚清封建统治的腐朽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斗争和探索历程。从全剧叙述来看,广告的说词基本上是那么回事,但偏重表现朝廷内外的故事,也就是对历史事件有影响的人物的故事。这部剧在创作上最大的突破,不在于表现历史事件,而在于刻画历史中的人物。
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有所定论,特别如李鸿章、慈禧、袁世凯等反面人物,一般作品要表现这类人物,都免不了在其负面性格上下功夫,尽力突出表现其狡诈、蛮横、腐败等表象,从而使人物十分脸谱化,就象京剧中一个人物出台,只要是大白脸必是奸臣无疑。这样一来,台上的表演简单了,台下的受众也简单了,历史也顺势演变成了传奇故事。而这部电视剧中的人物不是这样,编导和演员尽量按照剧中人自身的社会地位、思想逻辑来表现他们,也就是说,当人物一出场,就要让观众洞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思路,由此来理解他所产生的行为及情感上的喜怒哀乐。譬如李鸿章出现了,我们要跟着他的思路走并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再来评判他的行为,而不是先给他定性了,再反过来表演他。提起李鸿章,很多国人常用“卖国求荣”来形容他,因为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他代表国家签署的,他无疑就是向洋人献媚的头号汉奸。其实,这些人们忘了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的领军人物,当他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一战而全军覆没,反过来还要去签城下之盟,其痛苦、难堪和屈辱的心情和思绪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重臣,是胜利光荣还是失败光荣,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他知道签约是耻辱,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得不签,没有李鸿章,也会有刘鸿章,并且国家还会受到更大的打击和损失。“卖国求荣”之说只能表现义愤,却并不能说明是历史事实。关于这个人物的历史功过恐怕不能依据电视剧来评价,这还须根据历史事实来研究判断,但电视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观念和思路。
剧中的慈禧太后是表演上的另一个亮点。演员吕中的创作独具特色,使人看到了慈禧的内心世界而不仅仅只是表面化的性格。有人说此剧美化了慈禧,大概是指庚子年间的慈禧召集的御前会议。在这个百官汇集的朝廷大会上,慈禧身穿朝服,矜持庄严不怒而威,慷慨激昂历数洋鬼子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和对大清国朝廷的压迫,绝然向英法德俄美等十一个强国宣战,有敢言和者就地正法。那态势足可使当代的愤青鼓掌吆喝,使民族主义者血脉奋张,总要出他一口鸟气……然而,慈禧真是一个大义凛然的人吗?当然不是。不然她不会用建海军的银子去修颐和园,她也不会镇压戊戌变法了,她利用甚至是玩弄了义和团民众,而真正拨动她下决心铤而走险的最后一根心弦,并非是她为了国家,而是各国对要求变法的光绪的关切和注重。这才是她绝对不能容忍的。此剧没有让观众去简单地恨一个坏人,而是让你看到人心复杂的本源,从而使你的思维别开生面。
在这个剧里对袁世凯的编排和表演就更不用说了。窃国大盗是很有一套的,该服旧的时候服旧,该维新的时候维新,为了权力还真是伸缩有度,既骗过了慈禧,也瞒过了孙文。剧中的袁世凯表演得一点也不狡诈和猖狂,相反却是沉稳机智含而不露。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个居心叵测取天下的人连一点假象都没有,那他怎么营造对自己有利的环境呢,当然也做不了什么大事。
对于剧中的一些正面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处理得较为简单,大不如反派人物,有很多值得商榷和讨论之处,也许是正面的光彩夺目,倒难得挖掘深一些了。总的来说,此剧值得一看,它给了你一种新的视觉,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而正统的观念,倒真是耳目一新。至于这部历史电视剧形象地叙述历史会给人以什么启示,对现实会有什么触动,这或许既是编导的深谋远虑而留下的问题,也是观众在回顾历史放眼古今时默默追寻的答案。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1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