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红色驿站

时间:2023-05-01   作者:闲者 录入:闲者  浏览量:68 下载

    【游记】参观红色驿站

    离开了唐家大院,我们着怀惴革命的敬意,来到红色驿站一一关中特委旧址参观。

    关中特委旧址位于旬邑县职田镇马家堡村,这是重要的红色驿站。1935年11月,中共中央调整陕甘苏区行政区划,将其划分为陕北、陕甘两省,设立关中、神府、三边三个特区。其中,关中特区是关中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被誉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

    1937年2月,中共关中特区机关由淳化县桃渠塬移驻新正县马家堡村。10月,中共关中特委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将关中特区改为关中分区,选举成立了中共关中分区委员会,习仲勋任书记。习仲勋与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一起在这里度过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三年间,在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习仲勋和分委同志领导和组织全分区人民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民主政权。

    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已成为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工作和战斗历程,展示旬邑革命历史的有益平台,是各级党政机关、延安干部学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的现场体验教学点。

    走出关中特区旧址,我们来到了另一个红色驿站一一马栏革命纪念馆。马栏,革命先烈用热血把这里浇灌。这里是一方热土,这里是革命的摇篮。这里是解放区的南大门,星星之火在这里燎原。来到这里,我们追寻先烈的光辉足迹,我们感受英雄的忠心赤胆。走进马栏革命纪念馆,看着这一张张图片,见到一件件实物,参观一个个旧址,听取一次次讲述,革命历史仿佛再现。这些实物和照片,记录了革命历程的曲折艰难,映照出民族解放的烽火硝烟。

    马栏,这里红星照耀的历史画卷。马栏是一个永恒的记忆,是一个光荣的名字,它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这是一方燃烧的土地,这是一方沸腾的土地,这是一方厚重的土地,这里曾经到处是红旗漫卷。马栏,历史在这里写下恢宏的诗篇。九十多年前,革命先辈们在这里曾经高举锤子铁镰,革命理想高于天。而今,游客们沿着碧树葱茏的高山,去寻找先辈们生活、战斗过的峡谷高山,去寻找丰收喜悦的打谷场,去寻找留下温暖的窑洞灯光,去聆听这远逝的历史回声,接受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马栏,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红色革命政权,苍茫雄浑的马栏山,留下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

    “马栏川,十八弯,穷苦人,望眼穿。盼了今天盼明天,红军来了有吃穿。”一首当年的民谣,在群众中间流传了近百年。从1931到1949年,马栏成为人民群众想往的红色土地,中国共产党像太阳,让劳苦大众露出了笑脸。

马栏,中国革命的摇篮。陕甘游击队在这里活动,红26军在这里创建。在难忘的岁月里,马栏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一双草鞋一杆枪,妹妹送郎上战场,穿上草鞋追白匪,紧握枪炮打豺狼。”这是当地的一首民谣,让我们看到了在这片土地上,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画面。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援,中国革命不会取得胜利,我们更不会有今天。

走进马栏革命纪念馆,仿佛走进神圣的殿堂,仿佛回到了九十多年前。那悲壮而豪迈的岁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至理名言,将永远回响在耳畔。

    马栏,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下先辈的足迹,值得人们怀念。马栏,一块血染的土地,一块革命的土地,一块红色的土地,无论斗转星移,马栏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世世代代把您留在心间!如今的马栏,巍巍青山依旧,曾经的窑洞依旧,为理想信念英勇斗争的先烈们令人赞叹。如今的马栏,革命精神永存,红色教育不断,弘扬革命传统,我辈重任在肩。

    马栏,你从昨天走来,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英勇果敢,坚定理想信念。你向未来奔去,一路春风万里,一路远航扬帆,永远向前向前。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赵家洞石窟 下一篇:唐家大院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