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我看中学语文教改(一)

时间:2014-11-02   作者:野草 录入:野草 文集:野草空间 浏览量:97 下载 入选文集
        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到成为一个语文教学骨干,期间的跨度是二十年。回顾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改工作.如今已步入21世纪,回眸现代语文教学的历程,实在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一、语文教改的背景与基础
从“戊戌变法”改良教育算起,至今不过百年;从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算起,至今不过九十多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废弃“文言”推广“白话”、建立新学堂推行新教育算起,至今不到九十年;再实一点,如果从《1923年新学制〈初中国语课程纲要〉》(叶圣陶起草)和《1923年新学制〈高中必修科本科国文科学程纲要〉》(穆济波起草)算起,真正的现代意义的白话语文教学至今亦不过83年!与汉语文言教学上千年的历史进程相比,白话语文教学的历史应该说是相当短暂的。如果再以“当代”而论,新中国建立至今还不足60年——这就是我们讨论问题的背景与基础。
二、现代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五四”以来的语文教育、或者说20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其成绩毋庸置疑;但存在的问题亦同样无可回避现论述如下:
(一)“现代文化”如何整合与重铸?
这些问题中最大或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中华民族新的“现代文化”如何整合与重铸?
20世纪以来,我们面临的“文化”变得复杂、多元了:除“传统文化”(这是旧有的民族文化)之外,“西方文化”在19世纪开始传入,至20世纪即形成高潮(这是从外输入的新潮文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革命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针,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在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经过几十年漫长斗争历程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具有领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或强势话语。这三种“文化”在“文革”之前其各自地位、作用是较明朗的,用一种通俗而形象的说法即是:“屁股坐在革命现实之上(革命文化),一只手伸向古代(传统文化),一只手伸向外国(西方文化)。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是独立自足的文化大系统,历史悠久,相当稳定,而革命文化却肇自异域,历史短,发展快,变化大,与政治情势息息相关,是个“变”数。它时左时右(“左”是锢疾),变来变去,但如若在大的路线、方针上发生失误的话(比如“文革”),纠正起来也相当艰难,代价沉重。20世纪中国文化“基点”放在了作为变数的革命文化之上,这就造成了现、当代文化的经常性动荡。
这里确有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即后起的“革命文化”和我们老祖宗独创的“传统文化”能不能更紧密地衔接起来,更和谐地加以贯通。过去,这二者间的关系是不正常的,革命文化惟我独“革”,惟我独“左”,总视传统文化为“旧有文化”“封建糟粕”,和它常常是“势不两立”。这和“五四”的文化态度有关,但并不正常,亟须改变。依我看,今后最好将“革命文化”(对它要认真反思、清理)改称“中华新文化”——因为,这深层次地牵扯到“中国文化”究竟向“何处去”的大问题。
因此,上述三种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亦即新的形势之下它们势必会进行新的整合与重铸:它们之间在主次、轻重,弃取、存用,分量、比重等方面,都会发生新的变化——这显然是一项浩大、艰巨、长期、复杂的文化工程。建国后语文教学之所以起伏不定、摇来摆去;语文教学之所以缺少内在“体系”,“民族化”特色不够等等,均与此有关。
(二)错把“语文”二字诠释为“语言文字”
把“语文”二字诠释为“语言文字”,片面地强调其语言媒体的“工具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繁琐、兴味索然的语言课、语法课,使其文学色彩消解殆尽,人文精神极度稀薄——这是当代“语言学派”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
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即在于看书、作文能力的养成。
“能读”,即胸中有经典(名篇、名著);“会写”,即笔下能文章(写一手漂亮文章)。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广泛“吸收”,其目的在于充实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写,则又是一种主体由内而外的自由“倾吐”,其目的亦在于创造、出新,解放人的思想、心灵和文笔,以便高扬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所以,语文课的目的即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从这一点说,语文课如再只提“工具性”(它在阻遏把语文上成政治课上是有历史功绩的)就远远不够了。这门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浓郁、强烈的人文精神。
(三)语文教育理智分析、“肢解作品”
50年代初“全盘苏化”时,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另一严重祸患是理智分析、“肢解作品”。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我看中学语文教改(二) 下一篇:落红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