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楠柳村上的毛根儿朋友

时间:2024-04-28   作者:高烧38度 录入:高烧38度 文集:随缘 浏览量:8 下载

我的老家在成都平原的黄水乡楠柳村一组,俗称九大一队。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只要提到家乡,文章开头必定会这样写:我的家乡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东靠牧马山,西临杨柳河,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我们村村民主要聚居在相距约一公里的上下两个大院子,从人员组成来说,楠柳村上主要姓氏为彭氏、何氏、刘氏、徐氏,另外还有李氏、沈氏、黄氏、倪氏等。在这个风景如画的乡村,有一群与我同甘共苦的毛根儿朋友,他们的身影和故事,如同村边的杨柳河,悠然流淌在我的心间。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时期,楠柳村上的人家大部分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伯伯些。村里的生活是简单而纯朴的。白天,大人们会在队长的安排下,拿着农具到田里劳作。他们排成一排,挥舞着钉耙,一边犁田一边话家常,那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当麦苗长到二三十厘米高的时候,牛儿拉着石碌碡在麦田里缓缓走过,吱呀吱呀的声音响彻整个村庄。提倡稻田养鱼的时候,所有人家聚在一起分鱼苗,数不清的活蹦乱跳的鱼苗,其中还夹杂着很多锦鲤,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分粮食的时候,往往是在晚上,家家户户全聚集在晒坝上,队长叫到哪家,哪家大人就拿准备好的口袋去装分得的粮食,小孩子们就在其中穿来穿去。一时之间,吆喝声,嬉笑声交织在一起。

而我们的童年,则是在这些农忙的间隙中,寻找属于我们的乐趣。夜晚,月光洒满了整个村庄,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院子里嬉戏玩耍。盛夏的夜晚,特别是有月光的时候,孩子们就在院子里躲猫猫,房前屋后,草堆草垛,树林竹丛,都是藏身的好地方。有时候,大人们晚饭后也会聚在一块儿,今天在这家,每天在那家,天南海北口若悬河地聊天。我们小孩子这时候就都乖乖地抬根小凳,坐在旁边侧耳倾听。熊家婆、小红帽、狼来了等故事就这样深深烙印在幼小地脑海中。最怕听又特别想听的是关于鬼怪的故事,不听吧,那些故事又太奇妙;听吧,心里又害怕。有段时间每天睡觉的时候,一闭上眼睛,我总会觉得各种各样的鬼怪就环绕在身边,好久好久不能入睡。

放学后或周末,我们会聚在一起捉蜻蜓或青虫来喂蚂蚁。看着蚂蚁由少变多,浩浩荡荡排成长列,齐心协力或拖或推把庞大的食物往家的方向运输,我们总会觉得神奇而有趣。听说蚂蟥怕盐,我们就到秧田里捉来蚂蟥,撒上盐巴观察它的变化。有时候,大家又会聚集在一堵泥墙前,每个人左手拿着一只很小的空针药瓶儿,右手拿根从家中洗锅的竹刷子上折下来的细长的竹签,仔细又耐心的对着泥墙上一个个小洞慢慢探索。有时候,洞里的黄蜂就会忍不住钻出来,小伙伴们就把它赶到针药瓶中,盖上盖子,仔细观察把玩。耍累了,小伙伴们就爬到一人多高的横着长的万年青树干上,坐在上面,双脚一荡一荡的,度过了一个个愉快的闲暇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渐渐长大。拆院并院后,许多人家都搬离了村庄,我们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但那些人、那些事,永远都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每当我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些纯真的笑容、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都化作了一首首温暖的诗篇。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那个美丽的乡村,但在我心中,楠柳村始终是我最美好的回忆。那里的风、那里的水、那里的阳光和空气,都融入了我的血脉之中。而那些毛根儿朋友,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但那些美好的记忆将永远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初心,珍惜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毛根儿朋友。因为在那里,我们拥有最纯真的笑容、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随缘生活,自在人生;人生自在,生活随缘。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