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走进“汉字故里”

时间:2024-05-02   作者:闲者 录入:闲者  浏览量:18 下载
自驾游览洛南县,汉字故里拜圣贤。
中华文明五千年,仓颉造字洛河边。
文字源头蕴瑰宝,羊马蹄印出灵感。
二十八字载史册,造字圣人天下先。
文字是文化的根,没有文字,中华民族的文化则难以传承延续。在洛南这片土地上,孕育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
千百年来,仓颉造字的传说早已成为凝聚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如何诞生的呢?自古有仓颉造字的说法。相传,仓颉在洛南县的洛河边上,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28个汉字手书刻于元扈山峭壁之上,洛南也因此被誉为“汉字故里”。
今天,我们驱车来到了汉字故里一一洛南县,探寻汉字的起源。我穿过县城南街的仓颉门,上了二百多个台阶,终于登上了馒头山,走进了仓颉园。登台阶时,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台阶,不时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下,仓圣从远古走来,款款相迎每一位客人。台阶分左中右,中间装饰有云纹、龙凤等祥瑞图案。左右两边的台阶从下至上分别是69层、69层、95层、13层台阶,建筑寓意大概是“六六大顺”“九九归一”“九五之尊”等吉祥寓意。
登上山巅,抬头仰望,迎面矗立着仓颉雕像,俯瞰着华阳古城。左侧有一“文字始祖”的碑刻,另一石上刻有仓颉所造二十八字。这是洛南县城乡建设局于2006年三月所立。从碑刻上了解到仓颉造字的基本概况。
仓颉,又称苍颉,复姓候刚,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左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相传,仓颉根据野兽的蹄印研究出了最早的二十八个汉字。据《策海六书》、《述异记》等书记载:仓颉随黄帝南巡,登阳虚之山,遇到灵龟负书,遂仰观宇宙之变化,俯察鱼虫鸟兽之踪迹,于指掌间创二十八字,镌刻在玄扈山阴,引导人类,终止结绳记事。二十八字文曰:“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至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表面上看二十八字各不相干,但经后人仔细研究,发现这段话记载了黄帝时期的一段历史。
看罢仓颉造字的历史,我又走进仓颉殿,拜谒文字祖师。这是一座建于馒头山主脊上的仿古建筑,主殿青砖碧瓦,庄严肃穆,仓圣居中。我恭恭敬敬地向仓圣三鞠躬。把古人结绳记事历史划上终止符的仓颉,怎能不令人高山仰止呢?
据说,文字博物馆在几十里外洛河上游保安镇,即当年造字之所地。阳虚山,又名阳峪,洛南县城西北24公里处,相传是仓颉筑台造字之处。史书记载,仓颉本是黄帝史官,长相奇异,双目四瞳。他见神龟负文出洛水而生灵感,观鸟兽蹄行之迹而创汉字,被后人称为“字圣”。
据了解,2014年“仓颉传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3月1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中华民族文明发源文化发祥重点项目之一。仓颉造字对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其二十八个兽蹄鸟迹石崖临摹拓片已成为稀世珍品,“仓颉造字传说”和“谷雨公祭仓颉典礼”已列入非遗名录,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每年的谷雨时节,洛南县都要举行仓颉文化旅游节暨谷雨祭祀仓颉典礼仪式。
几千年来民间流传着仓颉造字的许多故事,至今仍口口相传。特别是灵龟负书、墨染黑潭、仓颉授书处、火烧石壁、阳虚鸟迹、天降雨粟等故事家喻户晓。《春秋元命苞》《河图玉版》《竹书纪年》《荀子》《史记》《山海经》等20余部史书典籍中也均有记载。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而中华民族所传承的汉文字是世界上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其历史价值更加不言而喻。在世界文字的形成演变的漫长岁月中,古老的文字大都寿终正寝,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唯有中华文字历久弥新,成为最富内涵与深意的人类语言。
仓颉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使中华民族魂有所依,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开端,是全球汉语言体系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仓颉文化不仅是洛南的,是中华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奠基石,更是文化软实力的有效传播载体。
改革开放后,洛南县在县城南边馒头山上重建仓颉园,于红花绿草中点缀无数文化石,篆刻仓颉造字,成一大景观,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拍照留念,获益匪浅。
“中华汉字故里,华夏文明摇篮”,洛南当之无愧。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