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七十二拐到然乌

时间:2024-06-26   作者:逸鸿 录入:逸鸿 文集:一车潇洒川藏滇 浏览量:17 下载

从左贡县城出来,经邦达,过八宿,到然乌镇,这是我们所经过318国道最难走最费神的一段路,在这段路上,我们要翻过两座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垭口,要盘旋于七十二拐的嶙峋山路,虽然过去了,但难以忘怀。这是318国道最经典的一段路。

路不是那么好走,但走了那么多,倒也习惯了。过了邦达以后,又开始爬山了。此山名为业拉山,也称怒江山,海拔4658米。风景特别,与其它山峦大不相同。山上有石有洞,竟然像是个专门的自然的景区。

业拉山是横断山脉的最后也是最大的天险,地处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十分常见。 从怒江河谷到怒江山垭口陡峭的几十公里路程,高差达到2000米,经历了从炎炎夏日到肃杀寒冬的变化,从阔叶林到针叶林的植物垂直分带也十分明显。

在业拉山顶,人们不仅可以远眺环绕四周的洁白雪山,近距离观赏大自然的精美雕塑——山顶石洞,置身于千百年古老神话之中。关于此天然石洞传说众多,有人说是远古时期藏王格萨尔为镇压妖魔,拔箭射出此石洞,以起到威慑作用。也有人说此石洞是上天之眼,为世人照明前程,驱散厄运……

远处雪山腾细浪,近处高岗现白颜。我们在想,怎么会有一个洞?这些石头简直像长出来的。那些山坡很平坦,会有人上去过吗?真值得逗留和玩味。

看罢山顶盛景,沿318国道向八宿县方向行进,在业拉山依次可以观赏到蜿蜒壮观的盘山公路,扼怒江天堑的怒江桥,地形复杂多样的怒江峡谷,特别是坐落怒江峡谷边的多拉神山尤为神秘。据当地百姓说,转神山一圈可以消灾祛病,转三圈可保家人安康,五畜兴旺,转的越多得到的保佑也就越多。

从山上往下行进,就要经过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开车到这七十二拐是很费气力的,当初修建它颇为不易,因为没有路而修建。现在有路了,但仍然不是坦途,其中很多路都已经破烂不堪,大洞小洞,满地都是,有些路必须要经过修理,所以还要单行通过。幸运的是,碰到大修的道路,会有筑路工人指挥停车,一般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放行一次。所有的人都是遵守秩序的,在这里插队或不听调度,无异于找死。

1950年的川藏高原不仅没有一公里现成的公路,甚至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据《西域始末纪要》记载,一位探险家对西藏的地理描述:“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尺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目睹盘山公路壮丽景色,我们更应铭记筑路英雄的奉献,以及他们给世界屋脊带来的万里春色和吉祥霞光。

为防落石而搭的公路天棚 

经过八九个小时的奔波,下午五点多钟到达然乌镇。

然乌镇因然乌湖而得名,而然乌湖则是这里的一处负有盛名的风景区。然乌湖,藏语称然乌措(措是藏语湖的发音),位于昌都市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乡。然乌湖的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因为紧靠川藏公路而为许多走川藏线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那里还有一个房车露营基地。

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07米,长约26公里,平均宽1至5公里。周围高山危耸峻峭,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众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皆有冰川发育。湖体狭长,呈串珠状分布。分上、中、下游三段三个景区,由三个梯级形相连的湖泊组成,它们分别是阳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三个湖泊虽一脉相承但又各有千秋。然乌湖旁的然乌镇映着圣洁的湖水、巍峨的雪山,呈现出一片安详之态。 

从我们住的地方往外看去,318国道就是然乌镇的主要大街,这条大街出了镇外就到了然乌湖畔。

在这片高原上,能有一片湖形成美丽的景观,这还是不错的。

我们住在然乌镇的一个老兵饭店,在那里碰到一个骑行者,这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从攀谈中,得知他中专刚刚毕业,来自于福建,他的目标是拉萨。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一个人出来骑行,而且到这么远的地方。他说,就是想历练一下。等他这趟完成后,回家还要找工作。听到这,心里感慨不已。

对于骑行者,特别是318国道上的骑行者,我是非常非常佩服的。且不说路途遥远,一路上餐风露宿,艰苦异常,单那山路就不得了,上山只能推行,下山又异常危险。作为机动车驾驶者都感到艰难和疲劳,对于骑行车岂可以道里计!

这个真应该记录一下。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走近汉江源 下一篇:拜谒纸圣蔡伦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