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我心目中的开门办学

时间:2014-12-30   作者:胡顺安 录入:胡顺安 文集:邢州故事 浏览量:190 下载 入选文集

  多地学校都在声称自己是开门办学。 

  开门办学到底是啥样的?究竟该是啥样?答案莫衷一是。

  我浸淫教育多年,既在一线从事教学,也曾做教育管理。我心中最赞赏和向往的开门办学模式,是民国蔡元培、胡适主政北京大学时期的校园氛围,学术独立,作风民主,中西兼容,思想自由,和而不同。在这种气氛及其影响下培育了众多杰出人才,其中很多大师级的人物整整浸润了中国半个多世纪,如今式微渐去。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很多业界人士怀念当年北大曾经的办学精神,强力呼吁回归和效仿当年北大的办学理念,并给自己掌权下的办学美其名曰“开门办学”。但拘于时下的条件和氛围,行政化的校园终归不是北大当年的那个韵味,及至所谓的“开门办学”几都变成画虎类犬、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不敢恭维。

  究其因,盖是很多所谓的教育改革者并未真正弄明白学校的基本功能和教育的主旨。而清楚这些,则是一个人办好学和做好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前提。

  窃以为,学校这个空间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在此做教育,就是"传道”,就是教化,传播一种思想理念,培育一种独立、积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二是在此“授业”,即为传播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生活创造的本领。

  欲了解“教育”的本质,我们不妨从对“教”字结构的解析去获知其初衷和基义。“教”的左侧为“孝”,乃以人为本的做人之道。此为上;右边是“文”,是指传播知识和本领,乃以“文”化(熏陶)人之意。但,是为下。至于教育的“育”,主要是跟踪培养,以利于养成固化之义。基以此,依笔者管见,“教育”其实就是对为人之道的教化和基于这种教化语境中某种本领的培养---也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学养的培养,此乃大教育之主旨。

  那么,“开门办学”就是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多种形式兼容并存,其主要目的仍是以教化人为主旨。换言之“开门办学”就是“开放办学”的代名词。但这里的“开门”不是形式上的敞开校门和教室门去办学的表层意思,也非“开着屋门,谁愿进就进”的认识误区。如果误认为这就是开门办学,那是可笑的外行白痴。

   我的内心里,开门办学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因素和特征。

   首先是人,尤其是掌握某种权力资源的领导,必须是真正的开放型的人----他本人必须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正常“人”,而非“领导”这个层面的职务符号。这个人必须具有雅量,仁慈大度,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即使不能“容天下难容之物”,起码也是遇事不急,能够尊重同事和下属,宽容各种声音,包括反对之声----“我可以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不能利用职权剥夺你独立思维、持有异见和说话自由的权利。”这是能否真正开门办学的必要基石和首要保证。

   在这样的人的主政下,才能实行基本的开门办学。开门办学的的校园未必“高大全”,但肯定思想站位高,发展定位高;校园未必大,但这里的师生的胸怀必定博大,志存高远,还能够容下和拥有大批思想解放,人格独立,言论自由,学有建树的大师级的先生--这些先生未必亲临一线教学,他们是这个学校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能以思想影响和熏陶整个校园,他们是这个学校的社会品牌,可以辐射很多阶层。校园里未必应有尽有,但人的成长所需要的必要的各种学科基本不缺,因为这里有他们生存成长的土壤。

   所以,真正开门办学的校园里,一定拥有和容得下各种性格、各类学科的大师们。在真正开门办学的校园里,有一套完善的真正的民主机制。因为这种机制的保障,师生才能获得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尊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可以非常自由自在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不必为迎奉权势而卑躬屈膝。师生这种真正的人格独立和人性尊严,足以保障他们教学的纯洁性、不趋利性和长远性。师生可以健康成长。

   开门办学的校园,不仅仅围墙是透明的,出入是自由的,更加没有精神的围墙和禁锢,没有宗教信仰的强迫与绑架。每个人的信仰是充分自主的,思想是非常自由的。你可以具有开放而具有前瞻性,你也可以守旧而维护自己内心的一点圣洁,但你不能不让别人思想开放。活跃的思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创新的火花。

   在真正开门办学的校园里,师生的人格和尊严至高无上。所有在这里的人员都是平等的,都有尊严,没有歧视,没有高低贵贱。你分不出谁是师生,辨别不清哪个是领导,因为大家没有外在的尊卑。在这里,领导没有官僚作风,不摆官谱。他会认为是因为工作需要,人们才走到了一起。他会非常珍惜这种茫茫人海中相聚的缘分,因而从内心真诚平等地善待每个师生。他会努力把校园建设成大家共同生活的乐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和春天般的温暖,让人轻松快乐,没有压抑感。

   在开放的校园,领导见了老师先鞠躬问好,感谢老师的辛苦工作,见了学生就感谢学生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学习;老师视学生如同亲友,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即使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也可坦诚平等地交流乃至争鸣。而非师生见了校长主任,必须点头哈腰,唯唯诺诺。一个真正开放而文明的校园,老师不会畏惧校长主任,校长主任无权解聘老师,反而师生可以享有炒领导的鱿鱼的权力。

   开门办学的校园是充满生机和民主的。这里允许各种思想言论的存在。领导听到各种声音,包括骂自己的,都是“闻逆不怒”,更不会听到异见就暴跳如雷,拍案大骂,压制他人的思想言论,及至借权打击报复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人,导致整个校园只有一种声音,没有质疑之声,乃至反对的声音。轰轰烈烈未必民主,但鸦雀无声绝对独裁。没有民主,只存独裁,全校噤若寒蝉,一片死寂。这样的校园没有光明,没有未来。这样的校园,只会坑害国民教育,殃及民族的未来。

     一个开门办学的校园,除了思想自由,学术也是开放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一枝独秀。在这里,学术是兼容并包的,也是完全独立自由的,它绝不屈从于任何权贵和权威。这里的学术最具有包容性,各种思想并存。这里的人们最具有宽容性,每个人都心存宽仁,可容忍不同的思想和看法,甚至对立的观点。人人可以平等地探讨交流,可以互相质疑,可以互相碰撞和争鸣。不管你是领导,还是师生,不以权压人,不以声夺人。

     这种学术的自由还表现于,每个老师都有权保持保留自己的独特个性、教学风格与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存,不单一,更不唯一。因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需要懂得,千人千面,教无定法。师生的思想是活跃的,独立的,他们有权选择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模式,这种风格与模式不被任何强权思想所影响,所绑架,更非在强权的干涉下,只能存有一种,人们没有选择或不敢选择。这样的学校不是开门办学,更不是开放办学,而是与开门办学的宗旨相违背。

      开门办学,开放校园,课本选择和课程设计都是自由的,教授内容不空洞,不古板,雅俗并存,而且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和实际应用。

     开门办学,必须尊重学生的爱好,学生具有选择和转换专业的自由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实际,自我裁定某门课业学期的长短。成绩是以学分为单位,学分互认,只要修足学科要求的学分就准许毕业。

     开放的校园,教师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他们有权选择去自己心仪的学校任教,不因为这种流动而利益受损。

     开门办学的开放校园是一所博物馆。学校的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建筑古朴典雅,环境宁静温馨,没有浮躁,不赶时髦,只有祥和舒适。曾经在此工作生活过的前辈先人的文物都被视为学校的宝贵财富,能得以虔诚的尊重,完好的保存,他们的精神和灵魂能被完美地传承。不会因为更换一届领导,就出现人换物移,迫不及待地铲除前人的东西,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唯我独尊。相反,这类旧的物体和记忆保留得越多,就越有历史厚重感,越有文化底蕴味儿。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如一缕缕清风,熏陶人的思想,净化人的灵魂;似一股清泉,润泽后人,滋养校园。

    什么时候,中国的校园从骨子里具有了这种特性,什么时候,中国的校园才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蔡元培、胡适主政北大时候的那种令人向往的韵味,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中国的教育也才会真正获得解放,勃勃生机,从而真正步入健康的快速发展轨道,有能力回答“钱学森世纪之问”,可以培养出杰出人才,乃至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了。

    如是,则我心慰矣;由是,则中国必兴矣。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一个好男人 下一篇:女人味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