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堂号”——年代的印记
今日,在一处老宅的门楼上看到了“积善堂”三个字。在欣赏前人的建筑方面的精湛之余,也引起了我对“堂号”——这个具有年代印记的思索。现在的年轻人已不知道什么叫“堂号”了,只有通过影视作品或老一辈的讲解中略略听说过,过去一个“堂号”就是一家或者几戶人家的代称。
“堂号”多取名为“清风堂”和“德善堂”之类,另外,什么“三合堂”,“五合堂”的都有,有的堂号是自己取的,也有的是请村上有名望的老先生给取的。
“堂号”起源于何時,无据可考,但根据文献记载,恐怕就不是那么太久远,原因是过去迁徙的人囗流动性太大,很多站不住脚的流民肯定是不能取一个堂号的。
据老人们讲,堂号也不是任何人家都可以取得的,比如像终年给人家扛长活打短工的,就不配取,小门小户的也不敢取,只有那些大门大戶或在村上有威望有实力的人家才可以取,譬如,最好是“地主、富农”之类的人家,才是最有资格,而这些人家取什么样的堂号都好听,哪怕是名不符实。
“堂号”的代称还可体现在农用工具上,比如过去场上的杈耙扫帚上,碌碡碾磨上,最好的展示是用粗线布编织出來的口袋,那時候,一些白布口袋上都用工工整整的笔画写上各家的堂号,只是尺寸规格不同罢了。
如今“堂号”早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这个词语也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却见证了多少代人的历史。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1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