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阅读课”现状及其课程构建初探
普高“阅读课”现状及其课程构建初探
一、高中生阅读及阅读课现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加大了语文的阅读量,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修、逻、文的要求。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高质量的语文读本少有人问津,各种品位低俗的漫画小说“辗转”于学生间,部分学生宁愿“挤”时间在不喜欢的课上看漫画,也不愿在阅读课上看高品位的书籍。
这样几年下来,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述贫乏,思维质量不高,并最终由高一高二的低水平阅读到高三的“零”阅读。笔者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主因有二:1、过分功利化的学习动机。大部分学生缺少人生规划,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而语文由于学科特点,决定它不可能大幅提高学生的考分,“沦落”为学生并不重视的“第三世界”也就成为当然的归宿。通过阅读来提高成绩,无异于“鸡肋”。2、过分精细化的语文教学。这种肢解课文,扼杀灵性的教学,无法点燃学生阅读的火花,如同放不开步子的小脚女人,令人生厌。学生因厌语文而厌阅读,长期疏远阅读,最终导致阅读快感的麻木,阅读兴趣的丧失。
拯救语文,必须从语文阅读开始!
可悲的是语文教学中最无序化的就是作文和阅读。其中阅读课(在此特指语文教学中划给学生自由阅读的课)的构建更是空中楼阁,落不到实处。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专门设置了阅读课,但往往成效不大。一方面,教师在课上“少作为”甚至“不作为”。阅读流于表面,教师往往不清楚该节阅读课将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作用因此弱化为课堂纪律的管理。即使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看到了些不足,也往往只限于从芜杂的刊物中选些诸如《人民文学》之类的读物给学生阅读。这样东鳞西爪东拼西凑,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看似自由的选读,却往往因其认知水平有限而带有盲目性。在阅读时,大多看重的是情节,阅读水平还停留在“故事期”。这种消遣性的阅读,实在很难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
二、阅读课的定位
《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航行的指南针。前者说的是学校教育应教给学生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后者则是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判断事物的标准)。只有重视学生知(知识活动)、意(道德活动)、情(情感活动)三方面的结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只有弘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重视洗礼心灵的阅读,才能使知、意、情三方面不再处于分裂状态,相互渗透交融。
阅读使我们穿梭于时空之间,唯有如此我们才不再是“时间的囚徒”而成为“时间的艺术家”。阅读使语文学科变得与众不同,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也一直是重点。如果将阅读教学分为教读课、自读课、阅读课的话,那么,我以为教读课是授之以“渔”,自读课是于小河中练习“渔”,而阅读课则如置身于大海一角进行“渔”的实践。所以说,阅读课是小语文向大语文过渡的窗口,窗口开得如何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效。学生推开窗户看见的是明丽的风景,还是贫瘠的荒漠,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阅读课的构建。
三、阅读课的有效构建
将阅读课定位为小语文向大语文过渡的窗口,就意味着,阅读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高中课程方案》)因此,语文教学应本着“以教读课示范阅读方法,以自读课巩固阅读技巧,以阅读课发展阅读兴趣”的宗旨,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主,让学生从对近景目标(学历)的追求,转向对远景目标(智慧)的追求。
构建行之有效的阅读课,光有定位和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阅读范围。
1、阅读范围的划定要有宏观性。学校要组织制订校本教材。老师在学期初,要根据教学需要制订学生阅读计划,开出书目。学生则要根据爱好在教师指导下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2、要围绕教材。阅读材料要注意给学生学习提供相应的“智力背景”。如校本教材既要选入人文性的文章,又要有些丰富学生科学知识的科普类文章,兼顾文理。
3、要由浅入深,注意可读性。引导学生从“快餐读物”过渡到“经典大餐”,最终像罗曼.罗兰所说的:“人类最优秀的人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
每学年初,我都会研究教材,先确立语文课本的阅读中心,如高一我偏重于现当代诗歌和现代散文,发展学生的理解力,高二偏重于小说和古代诗歌散文,发展学生的欣赏力,高三偏重于政史哲文集和专题比较阅读,发展学生的批判力。然后,以课本为根基,注重课本、读本、参读(提供的阅读资料)的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般先用“快餐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等),再向学生推荐经典读物,如高二寒假我布置的作业是男生读《基督山伯爵》,女生读《简爱》。吸引人的“快餐读物”,虽然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长久之计,但也自有它的妙用,如可以让学生将平时课余闲谈的功夫花在读书上。学生自己想看了,就会用上“三余”“三上”的时间来看书,阅读也就成为了他们迫切的心理需求。
第二,培养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若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就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学校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文集》)科学地选择阅读材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是否愿读的问题。但学生对阅读是否热爱,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一堂支离破碎的语文课,扼杀了多少学生对阅读的向往。教学艺术中有一种“晕轮效应”,即所谓的“爱屋及乌”。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自己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和教育者。你的思想将成为了学生阅读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藉你打开他们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
第三,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的指导能让学生在繁杂的信息中去粗取精。教读课往往侧重在指导学生“精读”,所以阅读课要指导学生“略读(浏览)”“速读(跳读,即所谓‘一目十行’)”的能力,提高阅读效能。在实际阅读中,尺度也要灵活把握,因情因人而异。比如,我曾向学生介绍过金圣叹速读、缓读交互使用的阅读法。《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叙述过这种读法:“《西厢记》必须尽一日一夜之力,一气读之。一气读之者,总览其起尽也。然后,必须展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读之。精切读之者,细寻其肤寸也。” 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圈点勾画法,提要式、摘录式、类书式等,在此就不列举了。
第四,发展阅读思维。学生的阅读大多停留在“故事期”,很多时候只是盲从作品中的观点,缺乏判断力。而精选的由浅入深的阅读资料正是锤炼学生思维的宝贵资源,所以在阅读课中绝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像一般人那样,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下的阅读水平。杜甫的“读书破万卷”,袁枚的“破其卷而取其神”,讲的就是一个“破”字,读书要能破书。通过阅读思考(破)得来的智慧,就好像沃土中的麦子一般,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我曾向学生讲述唐代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而草书书法受到启发境界大开的故事和王充“疾虚妄”的批判阅读事例。在教学中,我时常注意一个“启”字,启人心智,让学生从阅读的“故事期”走向“人文期”“批判期”。
第五,提倡阅读个性。《新课程》指出,“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强调学习方法的个性化”。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构建个性化阅读的生长空间。阅读课只有在提高读物品位的基础上倡导个性化阅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的最高享受是在理念深处得到”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百花齐放。
最后,有效的课程还要有有效的检测机制。阅读课效果的检测较难,但也不是无法可寻。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成果,如随笔、择录等,通过写作来评价阅读的效果。阅读让人“慧于中”,写作让人“秀于外”,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入得书去,出得书来”!有效的阅读检测和成果展示是必要的,它让部分不爱读书的同学从开始时的“强行”阅读到后来的自觉阅读,让喜爱读书的同学从“随意”阅读到有意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阅读课”教学又是阅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凸现语文的学科优势,体现它的人文性,都要从这里着手。如何提高阅读课的成效,“让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控制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敏感力、感受力和鉴赏力,最终将外在美逐步转化为自身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趣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1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