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大爷的“金库”
二十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信用社当信贷员。那时候,逢场天信贷员必须要坐门市,主要是考虑老百姓利用赶场到信用社办贷款业务的比平时多些。
代大爷叫什么名字已经忘了,但模样还记得清楚。70多岁的样子,很瘦,佝偻着腰,头上稀稀拉拉顶着几缕枯黄的头发,像冬天的茅草。夏天,代大爷似乎永远是那件汗渍得发黄的土布汗衫,和用一根细绳拴在腰间的大脚脚裤,背着比他头还要高出一截的篾背篓;冬天,代大爷似乎永远是那件几处露着发黄的棉花、扣子所剩无几的绿色军大袄,一根比夏天那根略粗的绳子拴在腰间,还是那个背篓。
代大爷每个逢场都要赶场。背着背篓走到街上大概十一点前后,但不管有事没事,都一定要到信用社来一转。赶场完了中午一点过,啃个干饼子当午饭,回家前也一定要到信用社走一转。
“代大爷,今天背的啥?”
代大爷很乐意侧身让我们看。有时候是红苕,有时候是花生,有时候是才刨出来的芋儿芋头,有时候是买的什么东东,用口袋捂住,看不见。有时候代大爷会来句“屁的啥”,然后侧身让我们看个空背篓。
一来二去,跟代大爷混得熟了。一天上午,代大爷背着背篓站在我柜台前(那时候不分现金区和非现金区,拉通一排),解开系军大衣的绳子,摸索半天从腰间取下个口袋。这种俗称“鸡屁股”的口袋是那个年代老年人的一宝,巴掌大小,口子上套根细绳,一拉一扎,拴在腰间贴着肉,很安全。代大爷从“鸡屁股”里面掏出一个纸卷递给我:
“我这个全是死期,你给我看看,哪些到期了?”
五六张崭新的存单被代大爷裹成一卷,费了好大劲才抻开,金额大的有1000,小的只有300,总的有3000多。
“只有这张,600的,今天到期。”
“我添点,还是存死期。”
代大爷又从“鸡屁股”里掏出一卷钱,拾元面额的,一张一张递给我,盯着我数完,“刚好”十张。然后又从“鸡屁股”里掏出一卷,拾元面额的,一张一张递给我,再盯着我数完,又“刚好”十张。
代大爷把新开的存单和原来的存单叠在一起裹成一卷,塞进“鸡屁股”,仔细扎好口子,撩起衣服别在腰上,又用手拍了拍,很是满意的样子。
“代大爷,你这个鸡屁股,又装现金,又装存单,跟我们的金库一样呐。”
代大爷又伸手拍了拍腰间,笑得满脸皱纹遮住了眼睛:
“啊!啊!我还是有个金库!”
后来,代大爷时常会让我帮他看看有没有到期的存单。同事有时会跟代大爷开玩笑:
“代大爷,你来看你死期到了没得啊?”
代大爷也不会生气,笑眯眯地享受着从他“金库”里掏出存单、现金,再把存单裹成一卷放回去的过程。令我吃惊的是,代大爷每次让我看“有没得到期的”,几乎都“正好”有一张当天到期。偶有一两次没有,也是日期刚好月份差一个月。再后来,代大爷存单张数越来越多了,记错到期日子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了,让我给他“看看”并提醒最近到期是哪一张、多少钱也更有必要了。代大爷添钱转存时也不再一张一张递钱给我了,一卷钱也不再“刚好”十张了,直接从“金库”里掏出来让我添够,剩下的卷好塞回去,根本不数。
作者简介:表达,分享,如此而已。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1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