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花香
世间花卉千般好,唯有紫塞花最香,说这话也颇有几分私心吧。也许是“月是故乡明”的缘由, 故乡在我的心中,若一杯陈年老酒温婉清纯而绵长。早春时节当料峭春寒的余威犹在,山间的万物已经开始积蓄着水分,积攒着力量,等待春雨的滋润,春风的轻唤,她们才粉面含春光鲜示人。“一花忽先变,百花皆后春”,你追我赶的次第开放。
“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人与花亦是如此。人处花间两情相悦,花以娇艳芬芳示人,人则借花怡情,一个心灵盛开花朵的人,他的举手投足就会流露出宛如花朵的自然与纯真,谦谦君子之风俨然矣。如此说来人亦如花,花亦如人。这个季节我唯恐辜负了花儿久违的心事,负了那抹泛着鹅黄的新绿一纸相约,负了一个季节慷慨的馈赠,迫不及待的拥抱这一切的一切。故乡的花林林总总,各尽妖娆独具风韵。桃花的含情,杜鹃花的炽烈,梨花的素雅,丁香的忧郁,山樱桃花的娇羞-----不一而足,而我最中意的莫过于杏花了。杏花大抵开在四月中上旬,长城以北燕山余脉,内蒙古高原南端接坝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花期的迟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素有“皇家园林”“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之称的承德,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山杏生产基地,也因此成就了享誉国内外的饮料品牌杏仁露“露露”。我在想如果评选地方名花,那么杏花当之无愧的成为塞外城承德的“市花”“县花”或者是“村花”了。
你看山野的杏花轻启朱唇将舒未舒,村落的杏花已是肆意铺开灿然绽放。一朵花芬芳了春梦,一树花引来了蜜蜂,一坡花激发了诗情。一树杏花一树诗,坡坡岭岭恰此时。肥胖的蜜蜂伏在花蕊中采蜜,蝴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在花间翩飞,树下是衣着鲜艳稀稀落落的赏花人。自然的杏树星罗棋布,人工栽植的依山环绕排列整齐,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浸润在花香之中,一条无形的香气的河流在流淌漫延,飘忽在你的发梢间,充盈在你的衣袖里。走上山巅放眼四野,目之所及那是一片白色的海洋,那又何尝不是飘动在小村上空一朵朵硕大的白色的祥云,屁护着故乡一代与一代勤劳善良的民众。“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故乡的土地没有平原的沃野千里,却有着山区的随意和自然。房前屋后,山脊坡根,.河边沟沿.,哪里有土地哪里就有杏花。这些土地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凡是可以撒播种子的地方,都被乡亲们发挥到极致。哪怕苍天刻薄到颗粒无收,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二三尺高的秸秆,也可以让毫无奢望的牲口嚼上几口,这对乡亲们又何尝不是一种慰藉。老父亲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庄稼不收年年种种”,我这样理解种地是我的天职,而收获多少不是我能所管的事了。有的地块那愣是从山神手里扣出来的,那是一幅挂在半山的真是的图画,四周是一到两人多高的茂密的林子,一条弯弯曲曲向远方延伸的羊肠小道,一方依山就势开辟出来的土地,三三两两的在田间劳作的人们。扶犁的播种的牵牲口的,演绎着千百年来这个季节不可或缺的生活情景。土地的名字直白而通俗,“五天地”“南阴坡”“二道洼”“萝卜沟”“张家坟”-----这一个个文化符号积淀在一代又一代父老乡亲的血脉里,缥缈在历史的尘烟中。劳动间隙,老人们称作“歇头歇”,种田的老把式拿出旱烟,把烟丝放在铜烟袋锅里,哧啦一下点燃烟丝,衔烟袋的嘴狠命的吧嗒吧嗒吸上几口,然后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小半天的劳累顿时消除了一半。耕牛倒卧在地上,张大鼻孔喘着粗气,双眼似睁非睁,嘴里在不停的咀嚼着。牵牛抑或是撒播种子的村姑顺手折下一枝杏花,轻轻地翕动鼻翼,醉了人醉了山,也醉了整个季节。“站在上坡不嫌陡”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们注定把生命托付给了脚下的这片热土。
让人欣慰的是在时代的大潮中,家乡的山山水水也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还是早春杏花尚未开放时节,我祭祖回乡看到一幢明亮宽敞的房屋拔地而起,一打听原来是我儿时发小“栓子”在政府危房改造资金扶助下建起的新家。从年轻开始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到现在终于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西院的张婶身穿杏黄色马甲,胳膊上戴着红袖箍,成了护林防火人员,每年有八千元的不菲的收入。河东的大爷安排了公益岗每月五六百元的政府补助。几天前老家的人给我打电话,问我们家那几间将要易主的老屋要不要建厕所,政府无偿的为每个农户建造一个标准的农家厕所,这也是今年政府惠民政策的一项举措。本家嫂子打趣道:“过几年你退休就回老家来住吧,这会都时兴城里人来乡村买房置地”,此话正中我怀,生我养我的故土哪有不回之理,我不加思索的慨然应允。嫂子的话更勾起了我丝丝缕缕的思乡情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少小离乡老屋的一草一木历历在目,最入眼的莫过于屋旁的一颗老柳树了,需要两个人合围的经年老柳,它的干裂的老树皮里藏满了童年的往事,每一个芽包里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梦幻,左邻右舍的喜怒哀乐都铭刻在它的记忆里。我曾经和母亲说他就是家乡的柳树底下广播站,母亲还是很认可的。
花开花谢,流年易逝。倦鸟归巢,炊烟袅袅。老树下祖母那暖心的悠长的呼喊一晃飘过的四十多年。但我分明感觉就是在昨天。也是在老柳下,祖母目送我背起行囊远行读书,那也是仲春时节,祖母那张望的瞬间已经成为一种永恒,和祖母挥挥手匆匆前行,似乎又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手在牢牢地牵扯着我欲走不能,欲停不忍。“岁岁春来发,菁菁好物华,依依牵素手,游子常思家”五年前祖母以九十四岁高龄谢世,五载光阴每每吟咏自己思亲思乡的小诗不能自已,有多少岁月可以重来,有多少真情可以等待!失落无奈怅然充盈心中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一季花开惊醒了多少春梦!
一季花落又带走了多少不舍!
惟愿我生命中的杏花常开不败!
2020.5暮春时节
李向锋 男55岁河北丰宁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丰宁满族自治县作家协会会员。数十年勤于笔耕,流连于山光水色,徜徉于文字之间,耕耘心田数亩,三味书屋秉烛。有百余篇诗歌散文,通讯报道见诸于国家省市级报纸诗刊杂志。
作者简介:李向锋男55岁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中学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丰宁满族自治县作家协会会员。数十年勤于笔耕,流连于山光水色,徜徉于文字之间。耕耘心田数亩,三味书屋秉烛。思想的清泉奔腾于笔尖,宣泄在纸端。有百余篇诗歌散文,通讯报道见诸于国家省市级报纸诗刊杂志。自己的练笔以及指导的学生的习作多篇在全国性作文刊物《作文》发表。爱摄影,喜运动。闲暇之余热心于公益事业,倾情于老兵,寒门学子,残障人士,数年来协调社会资源,为特殊群体竭尽绵薄之力。愿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点燃他人心之灯塔。qq1452731202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653 准媳妇
- 浏览:7843 祖孙情
- 浏览:7329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77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63 好事近
- 浏览:5191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5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02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31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8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