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说的比唱的好听

时间:2022-05-31   作者:逸鸿 录入:逸鸿 文集:小楼临窗 浏览量:77 下载

    我上小学时,就喜欢朗诵,后来又迷恋于播音。每每当我从电台里听到字正腔圆的广播和充满感情的朗诵,常常凝息静听,品味再三。对于外国电影,特别是经典影片的配音语言,更是感到心醉神迷。那真是一种语言之美,声音之美。这是当代歌星们唱出的流行歌曲所不能比肩的,说的真的比唱的还要好听。

    二十多年前,我还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因能说普通话,曾被聘为学校的特约广播员。开始时很为此自豪,因为学校的广播是很正规,那时是先进行广播录音,然后再到合适的时候将录音放出来。一些同学从广播中听出了我的声音,说“嘿,真是那末回事儿!”。可后来,我却为此感到十分烦恼。因为那个时候,广播的内容基本上是大批判稿,且不说文字干瘪,毫无文采,整篇文章都是标语口号式的语言,内容也全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令人难以接受,在今天看来自然是非常荒谬的东西。当时一拿起那类稿子,就觉得头疼。我宁肯去朗读《共产党宣言》全文,也不愿去诵读那类乌七八糟的稿件。我从内心认为,那不是在播音,而是在糟踏播音员。于是,我不顾播音室负责人的一再挽留,借口学业紧张,坚决辞掉了这份差事。当然,心里残留着一种遗憾。 

    1976年元月,我正在上海某工厂实习,传来了周恩来总理去世的噩耗。万民同悲,工厂里自发地召开追悼大会。同学们一致推举我代表大家朗读悼念周总理的长诗。那天,露天会场上朔风呜咽,哀乐低回,发言的人话未出口就已泣不成声。哭声,一片哭声。该我发言了,我强忍悲痛,眼含热泪,将全身心倾注在对周总理悼念的朗诵之中。不知什么时候,会场上渐渐安静了,只有北风的呼啸和悼诗的回荡。当最后一句“安息吧,敬爱的总理!”结束时,全场竟鸦雀无声,约十秒钟后,悲痛的哭声才排山倒海似的滚过来……几天后,一位工人师傅碰巧问我:那天朗诵悼诗的是谁,能不能告诉我,我真想见见他。我说:也许没有这个必要,大家的心是一样的。我深切的体会到,声音和语言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当这种趋于完美的方式和真切感人的内容结合起来,就会达到至高的艺术境界,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梦想于某一天我或许还会进入某个播音室去试试。虽然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却自信有这样的天赋,只是它将化作人生的一种遗憾了。没料到,机会终于来了。1996310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天特别节目《假日剧场》专门开辟了一个“你演我演大家演”的栏目。这个栏目每次提供两三段电影或电视对白给听众朋友,并开通热线电话,给每一个热爱配音的听众以表现的机会。我当仁不让,首当其冲,呵呵“有瘾不过非君子”。时间到了,我打开收音机,一遍又一遍地拨着热线电话。通了!我扮演电影《叶赛尼亚》中的诺曼教父。我配音配得非常投入,感觉真是奇妙无比。不过几分钟转瞬即过,尽管主持人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她说我简直就是那位诺曼教父,但我未能尽兴。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拨通了热线电话,换了一个名字参加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一位老人的配音,这次配音恣意发挥,更加得心应手,使主持人发出惊叹。在节目结束时,扮演诺曼教父的我和扮演老人的我都被评为最佳男主角。虽然这有点违反“游戏规则”,但贵在参与嘛。那种成功的欣喜感更甚于我在杂志上发表的专业论文获奖时的感受,因为那只是我的专业,而这却是我的爱好。后来,我被邀请到省电台直播室做了一次嘉宾,为电影《简爱》中罗切斯特配音。我沉浸在剧情之中,觉得自己就是罗切斯特,真正过了一把配音演员和播音员的瘾。在配音世界里,我领略了诺曼教父的傲慢与矜持,海边老人的爽朗和幽默,哈姆雷特的抑郁和激情,罗切斯特的深沉和恳切。心中的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语言是一种艺术,把语言用最佳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艺术,同样都需要天赋。世间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值得欣赏的,音乐是声音之美的极致,而来自生活的诗一般的语言在空中回荡的时候,它可和音乐媲美。当有音乐背景的声嘶力竭吼叫不能给人带来美感时,那就说吧,轻轻的说,说的比唱的好听。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柔中见刚的扬州 下一篇:和尚的面具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