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时间:2023-01-06   作者:逸鸿 录入:逸鸿 文集:雁踪马迹 浏览量:59 下载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在北京还沉浸于奥运热浪之中时,我们走了,去了大西南。在京不能为奥运做什么具体事情时,离开这个繁忙地区,也是对奥运的一种支持。

十几年前去昆明开过会,也游过石林、滇池、龙门,那毕竟是一种工作的点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次专程参加旅游团,将在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名胜留下脚印,虽说谈不上作什么风情景观的研究,但还是可以看个大概。

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其地形极为复杂,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94%多的面积是山地,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全省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夏季从北京到昆明,一下飞机就有一种凉爽的感觉,而长居昆明的人夏天一到北京,就会郁闷:这是北方吗?我们从昆明到大理、丽江,海拔在两三千米的水平,温度感觉适宜,如果不是高原的太阳辐射有些厉害,完全没有必要借助太阳伞遮阳。其实,云南的姑娘和内地的姑娘一样,该黑的黑,该白的白,由遗传决定,不受气候影响。不过,到了地处北回归线且海拔较低的西双版纳就不一样了,那里是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一片,北方人有些吃不消。但从生活的另一方面看,感觉舒适的大理、丽江饮食水平却赶不上西双版纳,同样在较为穷困的环境里,西双版纳的生存环境却显得更有生机,且不说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类,光是菠萝、芒果等热带水果就是一绝,其品位窃以为甚至高于广东。当旅游成为云南的重要经济支柱时,云南南北都获得巨大利益,由于气候的温存,北边的洱海、雪山对一般游客来说比南边的原始森林恐怕更有吸引力。

云南虽则离中原遥远,但历史却是悠久的。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将庄峤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今曲靖),并开五尺道联系内地。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姓孟获传颂一时。唐朝建南诏国、大理国,元朝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清朝吴三桂驻守当地称云南王。清朝以后 19111030日(重阳节),蔡锷、唐继尧率新军发动重九起义,脱离清朝(云南曾出“大重九”香烟,不知是否与此有关)。19151225日,蔡锷、唐继尧又在此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成为电影《知音》的素材。抗战期间,美国空军飞虎队开辟驼峰航线,艰苦卓绝;中国远征军从滇缅公路出境打击日军,可歌可泣;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大,学界精英汇聚,辉映半壁江山;直到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若要细细盘究,历史故事真是数都数不过来。在导游的极力推荐下,于昆明看了一场民族歌舞晚会,由一家私营文化公司长年举办,其服饰精美,灯光辉煌,颇具现代风采,重点反映了云南南昭国时期的历史盛况和少数民族风情,从艺术上虽谈不上十分精美,但也排场得眩人耳目。但我想,若将云南的历史排成一部舞台史诗,将会非常壮观和耐人寻味。可惜,没有人去做这项工作,仅仅只着眼在少数民族风情了。

入滇观看的第一场民族歌舞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这也难怪,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从人口上算,少数民族占38%。我们到大理,是白族自治州,以白族为主。电影《五朵金花》的取材和拍摄都在这个地方,人们记住了美丽的金花,也记住了美丽的大理。大理古城不大,但很有特色,城里和各地旅游点一样主要是旅游店铺。既然到大理,最富有特点的东西应该是大理石。果然,大理石的烟缸、棋盒、牙签盒、花瓶等做得很是精致,在那里以理想价格购得了一件小花瓶,尚不满足,后来还想再购一件大些的,原以为别的景点也会有,不想竟再无机会。大理的三塔是大理标志性的建筑,但并非在一个时间建成,主塔建于宋代,后两个塔要晚很多年。一般塔的塔层都是奇数,而这三座塔的塔层却是偶数,说明它们不是佛塔,而是当地的镇山塔。这里遭受多次地震,主塔安然无恙,而另两座塔都已倾斜。有意思的是右塔左倾,左塔右倾,作相亲相爱状,正好对称了。塔边的崇圣寺很是气派,在苍山之下凸现金碧辉煌,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基本上是内地的寺庙模式,不过在殿中增加了当地民族的保护神。

大理五福楼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大理三塔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大理崇圣寺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古城丽江名闻遐迩,有朋友提起这里就赞不绝口。确实,这里气温适宜,空气清新,生活成本较低。古城区比起大理古城要大上好几倍,小街里巷,曲里拐弯,游客不少,但不显喧闹,真个是动静相宜,给人闲适的体味。不过,导游偷偷告诉我们,铺面上除了少数几种民族工艺品绝大多数的旅游纪念品都是从浙江义乌批发过来的,而且很多铺面的老板也不是当地人,而是外地人在此做生意。闻此言,有点煞风景,但也无奈,当某地成为旅游点,原生态就会逐渐消失。在古镇的四方街,十几个纳西族妇女边唱边跳纳西族歌舞,简单而有节律,引起围观,甚至有游客参与。看看她们的年纪大都五旬以上,略感诧异:年轻的姑娘哪去了?后来想想,马上释然。在内地城市中,能在街上或公园里又扭又唱的不都是些老年人吗,年轻人的唱歌跳舞,要么在舞台,要么在迪吧,谁希罕在街头?

丽江古镇入口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纳西族街舞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街角一景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镇中古道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小径通幽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看看再走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古镇俯瞰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夜间,信步于古镇的酒吧一条街,人流如织,歌声鼎沸,恍如北京什刹海的酒吧区。各酒吧的歌手声嘶力竭地大唱现代流行歌曲,不太听得懂,只觉得来势汹汹,用这种方式招徕顾客会有效吗?邻近一个酒吧突然用摇滚旋律唱起一首文革中的歌曲,倒有几分熟悉,歌手一边打拍子一边激励人们互动,好一阵喧嚣……

丽江酒吧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参观东巴民俗村和玉水寨是丽江旅游的必备项目,可惜那东巴村落像是专为旅游事业做出来的,看着不太自然,也就没有兴致品尝那里的小吃。玉水寨被当地人称为东巴圣地、丽江之源,风景挺好,内有纳西人崇拜的自然神塑像(人面蛇身)类似汉族传说中的女娲和他们民族的图腾——署神。但是这里却只见旅游团光顾,很少游人,建筑比较现代,算是个小型民俗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奇石馆中的肉石和真的肉一样,堪称奇观。

东巴民俗村一瞥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玉水寨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纳西族祭拜的自然神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巨大的石砌香炉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纳西族图腾——署神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在丽江最后去的一处景点是著名的黑龙潭公园,园不大但风景宜人。内中有一神庙为明代建筑,甚是奇特,匾额题为“解脱林”。一位女孩看我们到来,主动当解说员滔滔不绝讲此处来历,我只身上楼观看,楼上一尊观音的塑像,备有香炉和跪拜的蒲垫,四个小伙子见有人来忙穿戴上“唐僧”的帽子和衣服,并递给我三柱香,要我拜佛。一人还提前撞响了钟。我见佛未拜,一小伙问从哪里来,我答北京。他马上说:去过,还去过雍和宫、碧云寺。我问,你们是和雍和宫一系的吗?四人面面相觑,一人答:不是,我们是东巴教。我又问:东巴教也有观世音?四人尴尬,一人道,反正什么教都要向善的。此时那女孩将我团几位女士引上楼来,我微微冷笑放下香下楼。在楼下等了好久,不见她们下来,心想要出点事情了。果然,等她们下来告诉我,原来她们在上面算命,听到不少动听的话,最后人均掏出百元,孰料“和尚接过钞票竟说,我们这里吉祥的数字是三和九,大有嫌少之意。众皆悻然,出来后越想越郁闷,方醒悟那女孩原来是“托儿”,那四个年轻人不过诓钱的队伍,哪里懂什么佛法。其实,宗教和迷信只有一步之差,这一步就在于你想要的是精神还是物质。

黑龙潭公园解脱林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最后一站是西双版纳。在接站的旅游车上,我们对导游说云南有很多好听的民歌,你们西双版纳有什么好听的歌吗?开车的小伙子马上唱起来:“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我的家……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剩下我自己……”这是电视剧《孽债》中的主题歌,给人一种酸酸的感觉。《孽债》是上海作家叶辛在《蹉跎岁月》之后的第二部力作,真实反映当年下到西双版纳的知青生活及回城后的故事,对于当过知青的人,有特别的回味。我们问及关于“孽债”们(知青的孩子)的情况,当地导游告诉我们,凡是知青和当地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去找到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留到城里了。最惨的是父母双方都是知青的孩子,当年为了回城把孩子留在当地,以后回城又各自成家,孩子没人管了,最终成为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历史留给人们深深的叹息,竟然成为我们走进西双版纳的开篇。

景洪是西双版纳的首府,当然是热带风光,但要深入到民间,不能不到村落去看傣族的吊脚楼。我们到了一个被选定的村落,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少妇,能用普通话和我们交流。她初中毕业,是这个村文化最高的人。她告诉我们,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本地风俗和纳西族一样,一切都是女人说了算,男人只有俯首听命的份。这里的婚姻是男嫁女娶,用汉族的话来说,全部“倒插门”。在内地妇女解放时,常常控诉男人把女人当成传种接代的工具,在这里完全可以说,把男人当成了传种接代的工具。但是,事物有两面性,在女人决定所有社会事物的同时,也承担了所有的家庭劳动。男人干什么呢?琴棋书画烟酒茶外加带孩子,真是悠哉游哉。本来还可以牵强地说这里是女人创造物质文明,男人创造精神文明。问题是世风日下,男人的琴棋书画不见了,只剩下“烟酒茶”外加打麻将了,如何了之!谈到经济方面,她家的状况还是不错的,有300多棵橡胶树,每年收入约56万元。她说这些橡胶树都是当年插队知青留下来的,因此对当年的知青很是感激和怀念。她很有抱负,准备今年竞选村妇女主任,我们问怎么不去竞选村长?笑答:妇女主任的权力比村长大多了。她拿出当地产的银首饰任我们选购,据说比外面卖的略贵,所以有人象征性的买了点,反正她也不指望靠这收入。最后问到她的孩子,她说,唉,生了一个“赔钱货”,我们一看照片,全笑了,那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

傣族的吊脚楼很有民族特色,在当地的环境中还有科学道理,一是防野兽,二是防水灾,另外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吊脚楼不易垮塌,由于全是木结构,有时甚至越摇越牢固。为了照顾旅游,傣族每年415日的泼水节在指定场地每天都有表演,游客也能参与,可以租衣服,无非大闹一场。非物质文化也能挣钱,喜耶?悲耶?晚间,又看了一场西双版纳的歌舞表演,据介绍其中的创意是奥运开幕式筹划人所提出,并且融入著名少数民族舞蹈家杨丽萍和刀美兰的舞蹈元素,看后觉得与昆明的演出有不少接近的地方,但表现更为活泼。西双版纳是傣族的世界,那里的宗教信仰是小乘佛教,生活习俗和泰国差不多,譬如男孩长到七八岁就送到寺庙里学习修炼,长大成人后再还俗等等。为此我常有种困惑:泰国人和傣族人是否同属民族的一支,为何如此相近?但从地图上看他们之间却隔着缅甸和老挝。这种地域和人群的历史变迁或许真有某种联系,也未可知。

走入西双版纳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傣族吊脚楼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傣族庙宇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书写贝叶经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尝试泼水节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舞台上的西双版纳

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初窥彩云之南——人文篇

在云南各地游走,对男女称呼的变换是很有趣的。刚到昆明,导游女孩就告诉我们,请不要称她导小姐,因为小姐在本地属于不光彩的称呼。我们问那对女孩和男孩应该怎么称呼呢?答:女孩一律称阿诗玛,男孩一律叫阿黑哥。到了大理,当地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女孩一律称金花,男孩一律叫阿鹏。我有些疑惑,到底是电影《阿诗玛》和《五朵金花》借用了当地的实际称呼,还是当地借用了电影中的称呼?听导游的意思,是电影借用了当地的称呼。到丽江更有意思,女孩叫胖金妹,男孩叫胖金哥。原因很直观,就是在丽江地区以胖为美,以黑为美,与内地以瘦以白为美完全相反。导游笑谈,如果一个男子长得黑而壮,可以值七头牦牛,而长得白而瘦只能值三头牦牛(纳西族也是嫁男)。还有就是那里的胖金妹都特别喜欢戴眼镜的男子,认为那是最美的。为此,我们之中两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常受到当地胖金妹的青睐而被频频打趣。话说回来,丽江地区比较贫困,缺少肉食,要找个胖人还真不容易,所以先称你胖,也算是一种礼貌吧。到西双版纳称呼男女用的是傣语,男叫猫哆呖,女叫骚哆呖。我问导游,这个“sao”字怎么写?她说这个“sao是音译,意思是漂亮,应该是风骚的骚吧,比如说比美就是比骚。这位导游是汉族姑娘说到这里有点不好意思。我连忙接过话头说,对,非洲有个国家就叫“比绍几内亚”。于是,一笑了之。

据大理的导游介绍,在大理有两个情人节,一个是未婚男女对歌的情人节,不管你们是否相好,都要走一走对歌的形式。还有一个情人节即每年的425日,是已婚男女的情人节。就是在这天的三天里,结过婚的人可以与自己的婚外情人相处,且受当地法律保护,前提是不得破坏家庭。闻此言游客一片惊奇,有人说这像什么话,更有人说很人性化,可以释放一下婚姻的痛苦。哈,这还真是个有意思的新问题,大理的风俗居然超前于世界,用搞笑电影《赤壁》中诸葛亮的话说“需要冷静”分析才是。

走完云南的几个著名景点,顺便想到一个问题。有些人说张艺谋专门把中国的落后方面去取悦老外,比如拍《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之类,然而,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红高粱》等电影中表现的那些坐花轿一类的民俗吗?没有了,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我们现在游览看到的少数民族的这些风俗文化,其实从它开始展出的那一天起,就在消失,飞快地消失。在强大的现代文明面前,任何经济基础薄弱的落后的文化,不管多么有特色都将消亡殆尽,我们抓住的只是一条文化的尾巴……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人各有志 下一篇:我爱三毛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