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大槐树下“寻根”

时间:2024-04-19   作者:闲者 录入:闲者  浏览量:15 下载
山西洪洞寻祖根,拜谒仙槐祭树魂。
汾水流长圆夙梦,大槐迎客倍觉亲。
先人昔日泪别去,后辈铭记故地恩。
神圣故土昭华夏,精神家园佑子孙。
六百年前,千万华夏儿女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各地,上演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影响最深的移民壮举。
历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如今的古槐后裔遍布了全世界。如今的洪洞大槐树,已成为亿万华夏儿女心中的“神圣故土”和“精神家园”。
这次豫晋之行的目的地之一,便是到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寻根问祖。
童年的时候,常常听到两首带有传奇色彩移民故事的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传说,我们的姓氏也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姓氏和家族的来路已无从考证。怀着好奇心理,带着寻根的情结和疑问,趁这次山西自驾旅行,决定探寻一下我们姓氏的来龙去脉。
寻根祭祖,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寄托。是一种追忆,是一种尊敬。是一种思恋,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的体现。慎终追远,孝顺恭敬,缅怀感恩的文化心理,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政治、生态观。
追本溯源的信念,是每个家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几百年来,正是人们在不断寻找祖根肇始之地的过程中,续写了姓氏的血脉,延续了家族文化的脉络,强化了宗族和血缘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使寻根之路一直贯穿于古今,造就了每个家族一部部连续不断的历史,丰富了我们民族的文化。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刻意去寻找蕴藏着家族历史的点点滴滴,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寄托,成为一种无限乡愁,无尽的牵挂,这种追寻的过程,会使我们平淡的生活更有意义,会使我们的家族文化更加丰富,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今天,我们结束了大寨的参观学习,便把汽车导航定向了洪洞县大槐树。我们车子行驶了4个多小时,下午4时如期到达。我们来不及安顿住宿,便匆匆赶到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首先看到的是一棵大槐树。没想到大槐树的根会那么粗那么大,盘根错节 ,虬枝横生。我们找到停车场停好车,然后迫不及待地向景区大门口这棵大槐树走去,到跟前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这棵老槐树是人工做成的。
走进大槐树景区,我们便一步一步走进大槐树下的故事。大槐树景区,由“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4大主题板块组成。景区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这里成为全国以“寻根”“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1991年4月,洪洞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功举办首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起,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举办“洪洞大槐树文化节”,以清明节为主祭日。每届文化节,均有数以万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云集于此。
思恋故土,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是必然的,也是深入骨髓的情愫!他们欣喜而来,满意而归,带走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是对“老家”深情的眷恋!     
据介绍,大槐树下的故事,民间流传的版本有好几个,但无可否认的是,从这里移民是千真万确的。据有关史志记载,引起移民的原因:一是由于洪水泛滥成灾。元末明初,几乎每年都有黄河、淮河特大洪水泛滥成灾,致使中原之地,百姓死亡无数,村庄城邑荒墟。二是战乱不断。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烟稀少,民不聊生。
而当时晋南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地理环境多群山峻岭,易守难攻,起义军屡攻不下。另外,由于那里气候适宜,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那里富庶,并且不打仗,便纷纷往哪里逃,百姓大多聚集于此。
当时晋南与中原人口形成了巨大反差。明朝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移民活动,前后移民十八次,遍及十八个省,五百个县,涉及八百八十一姓氏。
移民为啥会到大槐树下聚集?据说,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关的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明朝政府在这里设局派员,集中移民队伍,发放路费凭照之类。广济寺前有棵大槐树,枝繁叶茂,绿荫蔽日,树下为集会之所,官员就在大槐树下办公。
也有的传说,当时官府采用诱骗手段,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移,所有地方的人都要迁移。还有传说是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到,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
导游介绍说,移民路上演绎出许多故事,都与我们每一个人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把上厕所称为“解手”,便出自于移民。据说,一些不愿意移走的移民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徒步而行。需要大小便时,移民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声:“解开手,我要上茅厕。”由于路途遥远,时间一长,这些人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 。大家就心领神会干啥了,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解手”。还比如,现在有很多人走路习惯背抄手,也是因为移民途中在官兵的押解下,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着,便成为这种反抄手的习惯。
最为盛传的是,关于脚趾甲分岔的来历。“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说到小脚趾两瓣趾甲时,导游笑着说:“传说,明朝移民的时候,人们留恋故乡,不想走,即使到了路上,也屡屡逃跑。官兵就想了一个办法,让迁民脱掉鞋袜,在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了一刀。一方面是脚受伤,迁民要逃跑也跑不快;另一方面是就算跑出去,官兵在捉拿的时候,一看小脚趾,就知道是迁民了。”
随着游人的脚步,来到一座木质牌坊前,只见式样古色古香,四脚三门,飞檐斗拱,匾额诗风。牌坊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阴面雕刻着“荫庇群生”。   
经过数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所以,一代传一代,移民后裔都把大槐树当作怀乡思故的寄托。
通过参观,真正明白了,为什么“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两首民谣,会在移民后裔的心中,有着重于泰山的分量;为什么说起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会有着梦牵魂绕的深厚情感!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拜谒彭真故居 下一篇:参观大寨景区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