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白洋淀行记(2)

时间:2014-10-10   作者:野草 录入:野草 文集:野草空间 浏览量:675 下载 入选文集

    据导游讲,白洋淀最早叫西淀,又叫雍奴淀,后人见他“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成白洋淀。战国时这里是“燕南赵北”,而今,它隶属安新县。传说嫦娥偷吃仙药,身不由己,飘飘然离开广寒宫。在即将坠入凡尘时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携带的宝镜跌落人间,被摔成一百四十三块,你若不信数一数,白洋淀还真是一百四十三块淀泊呢。白洋淀有3700多个沟壕,那可是用兵的好地方。据史书记载,宋代名将杨延昭就曾屯兵于此。抗日战争时,当地人民也曾借助芦塘苇淀神出鬼没创造不朽的战绩呢。解放战争时朱德元帅也曾驻此指挥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战役。野草今天驻足这里,心中不免平添了几分敬畏。

   今天是七月十八日,周三,幸亏不是节假日,停车场还没有占满。据说旅游旺季人多时,旅游大巴都排到大街上去了,今天还不错。但等我下车时,游客也如潮水般涌来,让人想起农村大集的场面,只不过这里的人群都是游客,更是缺少了小商贩的吵闹。我是独自来的,谁也不认识,小导说“跟定我,你就丢不了”,我也挺听话的,紧盯着导游手里的小黄旗。

   从停车场往南走100多米,再向东走过一个拱桥,上大堤,再南行200-300米就是码头了。老远就见巨幅标语“白洋淀欢迎你”,与别处不同的是,旁边还有一巨幅题字“华北明珠白洋淀”,下边有落款,那是江泽民题写的。此时想起沿途的旅馆饭店有好多用“华北明珠”做招牌,敢情根子在这呢。野草站在这里细看这几个字,觉得实在有趣,“华”字用正楷繁体字写得,其他几个字又明显是行草的写法,尤其是那个“淀”字,草体的韵味就更足,只看单个字没什么特点,但真要放在一起看,还真有些气魄,应该说江总的题字我见过不少,但真如这几个字这么浑厚有味的还真不多,难怪白洋淀人把他挂得那那都是,就连码头对面那高大的帆型雕塑上面不也是“华北明珠”几个字么?而且那笔势一毫不差,就是老江的手笔。

    码头很大,从北到南有好几百米,呈半圆形,势如一个反写的“c”,而出口就在东面,出口的两侧就是一簇一簇的苇甸子,远看形成一个夹道,再往外又形如喇叭向东南张开来。码头的堤岸如两条手臂,环抱着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这一二百亩的水面上,停泊了好多的船,开进开出的,好不热闹。野草四望身后的停车场的方面,似有相识之感,不同的是停车场停的的是汽车,而这里停放的是船而已。

    我们乘坐的是烧天然气的大游艇,一船可坐40多人。坐在上面,顿觉眼前一亮,视野也开宽了许多,再看那出口处的帆型雕塑显得更加高大了,那上面“华北明珠”几个字在阳光下也格外耀眼。船走的很快,在两侧荡起层层波浪,而船尾更是扬起白白的浪花。这让人想起秋天拖拉机犁地时卷起的泥土,在不停的翻转。

    水道有六七十米宽,而两侧则是高可过房子的的苇子。据说白洋淀有3700多条壕沟,每条壕沟都被芦苇夹歭着,从壕沟的口子往里望去,是一片绿色,里面充满了神秘。也许当年的雁翎队就在这里出没过,说不定就在这里击沉过鬼子的小炮艇呢。看着这一道道的如胡同的沟叉,野草浮想联翩,恨不得此时跳下船去,到芦苇荡中穿行,嘿嘿,说不定还能捡到几个子弹壳呢。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对错全由自身找 下一篇:蒲公英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